汽车钣金修理的基本工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 引弧方法 1) 直击法 直击法是将焊条垂直焊件进行碰触,然后迅速将焊条提起并与焊件保持3~4 mm左右的距离,即可产生电弧。这种引弧方法大多适用在焊接处地方狭窄或焊件表面不允许有擦伤的情况下。 2) 划擦法 划擦法是将焊条在焊件上轻轻划擦一下(划擦长度约为20 mm),然后与焊件保持3~4 mm左右的距离,即可产生电弧。 3) 引弧点 将引弧的起点选择在焊缝后面8~10 mm处,待引燃电弧后再拉长电弧,凭借弧光迅速拉到焊缝的起点预热施焊。 3. 运动方向 1) 直线形运条法 直线形运条法不作横向摆动(见图4-73(a))。它适用于板厚为3~5 mm不开坡口的对接平焊、多层焊的第一层和多层多道焊。 2) 直线往复运条法 直线往复运条法是焊条末端沿焊缝纵向作来回直线摆动(见图4-73(b))。它适用于薄板和接头间隙较大的焊缝。 3) 锯齿形运条法 锯齿形运条法是焊条末端作锯齿形连续摆动的前移运动,并在两边转折点处稍停片刻(见图4-73(c))。它适用于较厚钢板的全位置焊接。 4) 月牙形运条法 月牙形运条法是焊条末端作月牙形左右连续摆动的前移运动,并在两边转折点处稍停片刻(见图4-73(d))。它的适用范围同锯齿形运条法。 5) 三角形运条法 三角形运条法是焊条末端作连续的三角形前移运动(见图4-73(e)),分为正三角形运条法和斜三角形运条法。 正三角形运条法适用于开坡口的对接接头和T字形接头焊缝的立焊;斜三角形运条法适用于平焊、仰焊的T字形接头和有坡口的横焊缝。 6) 环形运条法 环形运条法是焊条末端连续作圆圈前移运动(见图4-73(f)),分为正环形运条法和斜环形运条法。 正环形运条法适用于厚件的平焊;斜环形运条法适用于平焊、仰焊的T字形接头和横焊位的对接接头。 图4-73 焊条运动方向 直线形运条法;(b) 直线往复运条法;(c) 锯齿形运条法; (d) 月牙形运条法;(e) 三角形运条法;(f) 环形运条法 4. 焊接位置 1) 平焊 平焊可分为平对接焊和平角接焊。 焊件厚度小于6 mm时,通常采用不开坡口的平对接焊,此时宜用f3~4 mm的焊条,进行短弧焊接,并使熔池深度达到板厚的2/3,焊缝宽度达到5~8 mm,施焊运条方法为直线形;当焊件厚度大于6 mm时,则应采用开坡口的平对焊接,分为多层焊或多层多道焊,如图4-74所示。 图4-74 对接多层焊和多层多道焊 多层焊的第一层焊道宜选用较小直径的焊条。当缝隙小时可用直线形,缝隙大时宜用直线往复形,以免烧穿。焊第二层时,先将第一层熔渣清除干净,选用较大直径的焊条和较大的焊接电流,用直线形、月牙形或锯齿形运条法进行短弧施焊。以后各层均采用月牙形或锯齿形运条法,摆幅随焊缝加宽而逐渐加大。多层多道焊的施焊方法基本上与多层焊相仿,不同点在于每层焊缝均由二道焊缝拼成。 平角接焊主要是指T形接头和搭接接头的焊接。两种焊接方法相似。平角接焊通常用f3~5 mm的焊条。焊条角度如图4-75所示。 图4-75 平角接焊的焊条角度 当焊脚(指焊缝与水平板垂直的高度)尺寸小于5 mm时,宜采用直线形运条法。当焊脚尺寸在5~8 mm时,宜采用斜环形运条法或反锯齿形运条法。正确的运条方法如图4-76所示:在a至b点运条速度要稍慢些;b至c点的运条速度要稍快些;在c点时应稍作滞留;c至d点的运条速度又要稍慢些,如此循环划圈。当焊脚尺寸在8~10 mm时,可采用多层多道焊法。如果焊件能移动,则应尽可能采用船形焊接法,如图4-77所示。 图4-76 T形接头平焊的斜环形运条法 图4-77 船形焊接法 2) 立焊 立焊的熔池处于垂直面上。有两种方法,一种由下而上施焊,另一种则由上而下施焊。一般采用前者。立焊时,焊条的角度如图4-78所示。同时宜选用较小直径和较大的电流短弧焊接,多采用直线往复和三角形运条法,并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堆积。 当焊接薄板时,经常采用跳弧法和灭弧法。跳弧法是指焊条熔滴过渡到熔池后,立即将电弧移向焊接方向,使熔化金属有迅速冷却凝固的机会,随后又将电弧移回熔池,如此往复运条的方法;灭弧法是指焊条熔滴过渡到熔池后,立即灭弧,使熔化金属有迅速冷却凝固的机会,随后又重新引弧,如此交错施焊的方法。 图4-78 立焊的焊条角度 3) 横焊 横焊如图4-79所示。横焊时,应选用较小直径的焊条和较小的焊接电流,并采用短弧法及适当的运条法。 当焊件厚度小于5 mm时,可以不开坡口,宜选用f3.2 mm或f4 mm的焊条。焊条作直线形运条,薄板件可采用直线往复运条法。 当焊件较厚时,应该开坡口,这时应采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