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支抗跟传统支抗在正畸内收上前牙中的对比.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26.
·综述·
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在正畸内收上前牙中的对比
马宁“ 李巍然
上领牙齿及齿槽前突是临床常见的错骀畸形。 11.1。,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陈文静等【”j选择了30
由于上前牙的唇倾.牙槽骨的前突导致开唇露齿,侧 例需最大支抗的双颌前突病例,按患者的意愿分为
貌为凸面型,严重影Ⅱ向患者的美观。正畸治疗旨在 J钩支抗组和种植体支抗组.李平争“i选择了36例
通过拔牙矫治内收上前牙、建立正常的牙轴及覆殆 双颌前突的患者,在滑动内收阶段分别选择种植体
覆盖,减少牙槽骨的突度,从而改善面型。 支抗和传统的腭舌弓支抗。组间对比结果表明上颌
对于严重前突的患者,在内收上前牙的过程中, 中切牙角度均显著减小,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防止后牙的前移,即磨牙的支抗控制非常重要。增 刘月华等[!H21比较了种植体支抗和TPA在前突矫
强上颌磨牙支抗的方式很多。传统的方法如口外支 治中的差异。其中一项研究-1]选择了42例上颌前
抗、颌问支抗、横腭杆、Nance弓、增加支抗牙的数目突或双颌前突需强支抗的病例,按照患者的意愿分
等在内收上前牙的正畸治疗中经常使用,而且常常 为两组,分别采用种植体支抗和横腭杆支抗进行矫
联合使用从而达到强支抗的效果[1]。近年来种植体 治,另一项研究[12]则选择了双颌前突强支抗的成人
支抗技术逐步发展,1989年,RobertsE2]报道了骨结
患者34例,采取了随机x,fN的研究方法。两项研究
合型种植体作为正畸支抗, 均表明种植体支抗和TPA在上中切牙角度的改变
KanomiE3]和CostaE妇报道了利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正
方面无统计学差异。Upadhyay争1朝选择上颌前突
畸支抗。种植体支抗由于具有良好的可控性且不需 或双颌前突L颌需要强支抗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
要依赖患者配合,被认为是绝对支抗。常常植人于 种植体支抗组和多种适合于患者的传统支抗组,包
后部牙槽骨,用于内收上前牙改善前突b—J。 括Nance弓、口外弓、第二磨牙带环等方式,两组间
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在内收上前牙改善前突 上中切牙角度的改变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但在上
方面究竟有怎样的差别?本文就此方面的对比研究 中切牙的移动类型的比较卜,种植体支抗组属于有
做一回顾善 控制的倾斜和整体移动的方式并存,而传统支抗组
一、不同支抗应用中上切牙的变化 则属于有控制的倾斜和无控制的倾斜运动并存,两
1.上切牙角度的变化及移动方式 者之问有统计学差异。Upadhyay等【111的另一项研
许多学者通过头影测量分析,对比应用不同支 究是关于双颌前突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分组方法
抗内收上切牙的过程中上切牙角度的变化。Yao 同前[1引,结果也表明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相比上
等[7]通过回顾性研究选择了上颌前突需要强支抗的 中切牙角度的改变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
成人患者47例,其中微种植体支抗25例,口外弓支 而有些研究结果则有所不同,Park等[151通过回
抗22例,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结果 顾性的研究,对比种植体支抗滑动技术和Tweed矫
表明两组患者其上中切牙角度均显著减小,组问没 治技术在成人双颌前突矫治中的效果,其中种植体
有统计学差异。但研究表明种植体支抗组相对于口 支抗组16例,Tweed组14例均为J钩配合良好的
外支抗组上中切牙的整体移动比倾斜移动更普遍。 患者。对比的结果表明Tweed组上中切牙角度的
Koyama等[8]通过回顾性研究选择了双颌前突强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