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工程专项施工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顶
管
工
程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日 期:
目 录
第1章 工程概况 1
1.1工程简介 1
1.2 施工平面布置 1
1.3 施工要求 1
1.4 技术保证条件 4
第2章 编制依据 6
第3章 施工计划 7
3.1 施工进度计划 7
3.2 材料与设备计划 7
第4章 施工工艺技术 9
4.1工艺流程 9
4.2 施工方法 10
4.3检查验收 14
第5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8
5.1 组织保障 18
5.2 技术措施 20
5.3 应急预案 24
5.4 监测监控 31
第6章 劳动力计划 32
6.1 劳动力配置 32
6.2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计划 34
6.3 特种作业人员计划 35
第7章 计算书与图纸 37
7.1 工作坑尺寸计算书 37
7.2 顶力计算书 38
7.3 道轨计算书 38
第1章 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过西昌路顶管为预留雨水管道,便于齐陶路向西延伸时东侧雨水向西顺接。在道路南北侧各设置一道顶管,管道直径采用D1200mmⅡ级钢筋混凝土管,人工挖土掘进,液压千斤顶顶进施工。
1.2 施工平面布置
在西昌路东侧,齐陶路快车道南、北侧设置顶管工作井,向西顶进。
1.3 施工要求
1.3.1施工基本规定
1 从事人工顶管的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
2 施工单位应按照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界域内地下管线等构(建)筑物资料、工程水文地质资料,组织有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深入沿线调查,掌握现场实际情况,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3 施工单位应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掌握设计意图与要求,实行自审、会审(交底)和签证制度;发现施工图有疑问、差错时,应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如需变更设计,应按照相应程序报审,经相关单位签证认定后实施。
4 施工单位在开工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必须按规定程序审批后执行,有变更时要办理变更审批。
5 施工测量应实行施工单位复核制、监理单位复测制,填写相关记录,并符合下列规定:
1)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高程桩,必须经过复核方可使用,并应经常校核;
2)对既有管道、构(建)筑物与拟建工程衔接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开工前必须校测。
6 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和《城市测量规范》CJJ T8-2011的有关规定;对有特定要求的管道还应遵守其特殊规定。
7 工程所用的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等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进场验收并妥善保管。进场验收时应检查每批产品的订购合同、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进口产品的商检报告及证件等,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8 现场配制的混凝土、砂浆等工程材料应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9 所用管节、半成品、构(配)件等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损坏、锈蚀或变质。
10 施工单位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11 施工单位必须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应遵守有关施工安全、劳动保护、防火、防毒的法律、法规,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施工。
12 人工顶管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检验;
2)相关各工程之间,必须进行交接检验,所有隐蔽分项工程必须进行隐蔽验收,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分项工程。
3)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
13 工程应经过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3.2 施工一般规定
1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并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沿线的有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周围环境情况,以及沿线地下与地上管线、周边建(构)筑物、障碍物及其他设施的详细资料进行核实确认;必要时应进行坑探。
2 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工作井位置选择、结构类型;
2)管节、接口选型及检验,内外防腐处理;
3)顶管进、出洞口技术措施,地基改良措施;
4)顶力计算、后背设计;
5)施工测量、纠偏的方法;
6)地表及构筑物变形与形变监测和控制措施;
7)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
3 施工方法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顶管顶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现场条件,经技术经济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