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1 画框与构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讲:仙秀荣 一、画框 (一)画框的概念 画框,也叫景框,原是美术创作中使用的一个名词。简单的说,它是指用木条或者线条包围的一个封闭的四边框。影视作品中的影像也是在这样一个四边框中呈现,它大致相当于镜头的取景框。 画框有时候还构成隐喻。 以下,我们来看画外空间的主要构成方法,这些方法也属于场面调度的范畴: 1、拍摄对象出入画 2、人物指向画外的视线或者动作。 3、画外的人物或者物体投射在画内的影子。 4、利用镜子等有反射功能的物体或平面。 5、画外人物有局部出现在画内。 6、对画面停留足够长的时间,引人联想画外空间。 7、摄影机运动。 8、打破画面内的一些空间隔断。 10、画外音 画外音也可以对打破画内空间的封闭性产生一定的作用。 构图 一、构图的概念 构图,概括来说,就是指画面的结构、布局,即画面中各形象元素的联结关系、组合结构。 1、线条。 观察画面中是否存在明显的线条与轮廓。 构图中的几何图形或者具有审美的意义,或者承担叙事的功能。 3、水平与垂直的关系。 观察画面中的地平线有没有倾斜。 4、位置、重心、平衡。 各元素在画框内的布局、位置不同,也会造成构图的重心差异。 (2)对称式构图 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呼应的特点。缺点:呆板、缺少变化。 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 (3) 九宫格式构图 这是最为基本的构图方式之一,将主体安排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一般认为右上方的交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方。这种构图方式较为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的特点。 (4)不平衡、不稳定 5、各元素的长短、大小、面积的对比。 各元素在画框内的长短、大小、面积的差异,也会造成力量的对比,有时候,也会用以表达特定的内涵。 6、光影、颜色的变化。由于照明、色彩的不同,会在画框中形成区域不同的光斑、色块,不同的光线强弱、色彩对比,也是构图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之一。 构图的重要原则 1、平衡原则 2、变化原则 3、动态构图原则 * * 画框与构图 画框的取与舍具有表意的功能。 辛德勒的名单 阿飞正传 (二)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 画框把空间分隔为“画内空间”和“画外空间”。 (可以让观众产生对画外空间的想象) 闪灵 (完形心理学) 小城之春 笔直的线条集聚到远方一点,有利于塑造空间的透视关系。 线条也可以用来表达力量冲突、对比。 2、几何形状 观察画面中是否存在明显的或潜在的几何图形。 特殊情况下,也会利用倾斜的构图,制造特殊的审美效果,表达特定的含义。 (1)、 平衡式构图 平衡式构图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整,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