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与核素(很好)1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1.3《同位素与核素》 一、原子学说发展史 1、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 :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原子。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一)原子的结构: 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 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归纳与整理] 2、质量数与质子数和中子数间的关系。 质量数: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 质量数(A)= 质子数(Z)+中子数(N)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学了这部分内容后常见到这样的符号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3、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核内中子数为n,则WgX+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mol)是 (提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量数) A. (m-n)×W/m B. (m-n-1)×W/m C. (m+n)×W/m D. (m-n+1)×W/m 氢元素的三种原子 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3、同位素 把原子里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即:两同(同质子、同一元素) 两不同(不同中子、不同原子、 ) 其特点为: ⑴同位素在周期表里占据同一位置。 ⑵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略有差异 ⑶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丰度)一般为定值。 课堂练习 1、在(1)Li、(2) N、(3) Na、 (4) Mg、(5) Li、(6) C中: (1) 和 互为同位素。 (2) 和 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3) 和 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思考:下列符号代表几种元素? 几种原子? 4018Ar 4019K 4220Ca 4119K 4020Ca 4019K+ (1)原子质量 (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3)原子的质量数: (4)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 (5)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即平均原子量): (6)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四种相对原子质量的比较 (1)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 (2)同位素质量数(同位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3)元素(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4)元素近似(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M=M1X1+M2X2+… M=A1X1+A2X2+… 个体 集体 精确 粗略 精确 粗略 某同位素原子质量 12C原子质量的1/12 Mr= M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A质量数,X同位素原子个数含量. 35.485 平均 35.453 平均 24.23% 37 37Cl 24.23% 36.966 37Cl 75.77% 35 35Cl 75.77% 34.969 35Cl 34.969 36.966 35 37 34.969 36.966 35.453 35.485 由上表指出下列“几种量”的数据? Cl元素相对原子质量=M1×a1 + M2×a2 = 34.969×75.77% + 36.966×24.23% = 35.453 例:Cl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24.23% 36.966 75.77% 34.969 丰度(ai) 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i) 同位素 Cl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A1×a1 + A2×a2 = 35×75.77% + 37×24.23% = 35.485 35×75% + 37×25% = 35.5 (进一步对丰度作近似处理) 请指出下列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35.485 平均 35.453 平均 24.23% 37 37Cl 24.23% 36.966 37Cl 75.77% 35 35Cl 75.77% 34.969 35Cl 1 1、35Cl的相对原子质量 2 2、35Cl在自然界所占的原子 百分数 3 3、35Cl的质量数 4 4、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5 5、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