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桩基础及其他深基础.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8 桩基础及其他深基础;本 章 内 容;8.1 概述 ;将荷载传递到下部好土层,承载力高;下列情况可以考虑使用桩基础:
高层或高耸建筑物在水平力作用下为防止倾覆;或对倾斜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但采用天然地基时沉降量过大;或当建筑物沉降要求较严格,建筑等级较高时;
当建筑物荷载大,地基软弱且地下水位高,采用天然地基时,地基承载力不足时;
建筑物内、外有大量堆载且会造成地基过量变形而产生比均匀沉降,或为防止对邻近建筑物产生互相影响的新建建筑物;
设有大吨位的重级工作制吊车的重型单层工业厂房和露天吊车,基础密集、地基变形大时;
土层中软弱层较厚,或为杂填土或局部有暗滨、古河道、古井、 溶洞等时,可采用桩基础。
震区、建筑物场地的地基土中有液态土层时,可采用桩基础。
地基沉降及沉降速率有严格要求的精密设???基础;在使用过程中,允许振幅有一定要求的动力机械基础时;
不属于上述情况时
可根据具体情况,依据“经济合理、技术可靠”的原则,经分析比较后确定是否采用桩基。同时应当注意,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桩基础会对工程存在不利因素。如:当上层土比下层土坚硬得多时;在欠固结土或大量抽吸地下水的地区等。;8.2 桩基础的类型 ;8.2.2 按施工方法分 ;8.2.3 按荷载的传递方式分类 ;8.3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8.3.2 按土对桩的支承力确定 ;8.3.2.2 按规范经验公式确定 ;8.4 桩水平承载力;8.5 桩基础设计 ;8.5.1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8.5.2 选择桩材、桩型及其几何尺寸 ;8.5.4.2 桩的间距 ;8.5.4.4 桩基础中各桩受力的验算 ;8.5.5 承台的设计 ;3、承台的构造要求
形状:矩型、三角形、多边形、圆形
最小宽度 ?50 cm
最小厚度 ?30 cm
桩外缘距离承台边 ?15 cm边桩中心距离承台边 ?1.0D
桩嵌入承台:大桩 ?10 cm,普通桩 ?5 cm,钢筋伸入承台 30d
混凝土标号 ?C15 ,保护层 7cm;8.6 其它深基础简介 ;8.6.2 地下连续墙 ;本章结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