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骨科疼痛病人的护理_图文.ppt

发布:2016-12-31约6千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要内容: 1.什么是疼痛? 2.疼痛的分类有哪些? 3.疼痛程度如何评估? 4疼痛对生理的有哪些影响? 5.如何治疗疼痛? 6.如何术后镇痛? 7.如何进行疼痛的护理? 疼痛的定义 疼痛:与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或者可以用组织损伤描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 三个特征: 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险警告。 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 疼痛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 现代医学认为:疼痛本身就是疾病,而不能仅仅把疼痛当成一种症状去看待。也就是说,疼痛应该是患者所说的那样,而不是医护人员认为应该是怎样。 疼痛的含义 痛觉:一种意识现象,属于个人的主观知觉体验,会受到人的心理、性格、经验、情绪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患者表现为痛苦、焦虑 痛反应:指机体对疼痛刺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如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出汗、骨骼肌收缩等。是机体的重要保护机能。 疼痛是个体在身、心两方面同时经历的感受 身体疼痛:身体某一部位感觉不舒适。 如手指切割伤。 心理疼痛:精神方面的防御功能被破坏, 个体的情绪完整性受到伤害。 如失去亲人引起忧郁和伤心。 1979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成立,1995年将疼痛称为人体的第五生命体征,是人的主观感觉,病人的主诉是疼痛程度的金标准。 疼痛发生机制 各种刺激作用于机体→受损部位组织释放致痛 物质→作用于痛觉感觉器→痛觉冲动→沿传 入神经传导到脊髓→丘脑→大脑皮质→疼痛 疼痛发生机制 疼痛的分类 按程度分 微痛:似痛非痛,常与其他感觉复合出现,如痒、酸麻、沉重,不适感等。 轻痛:疼痛局限,轻微。 甚痛:疼痛较重,出现疼痛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 剧痛:疼痛较重,痛反应强烈。 按性质分 酸痛: 按原因分 1、创伤性疼痛 因暴力导致骨关节损伤所产生的疼痛,属于急性疼痛。 2、病理性疼痛 因损伤、感染、结核等使机体的骨和关节发生某种病理性改变,如骨关节的化脓性感染、结核、骨肿瘤、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等。 3、心因性疼痛 也称为精神源性疼痛,是由妄想和幻觉引起的。如截肢患者的患肢痛,在肢体被截除之后,患者总感觉肢体像未截除一样疼痛。 按急缓分 急性疼痛:发病急、疼痛持续时间不长,在短时间或经处理而消失的疼痛。如创伤、手术、急性炎症、心肌梗死等。 慢性疼痛:发病缓慢、疼痛持续一个月以上或超过正常治愈时间,或疼痛缓解后数月至数年又复发者称为慢性疼痛,如慢性腰腿痛、晚期癌症痛等。 按解剖部位分: 头痛、肩痛、上肢痛、胸痛、腹痛、腰背痛、下肢痛、肛门、会阴痛等。 什么叫牵涉痛? 牵 涉 痛 某些内脏器官病变时,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 觉过敏或疼痛感觉的现象,称为牵涉痛。 多发生于内脏缺血,机械牵拉,痉挛和炎症。 例如阑尾炎的早期,疼痛常发生在上腹部或脐周 围; 心肌缺血或梗塞,常感到心前区、左肩、左臂尺侧或左颈部体表发生疼痛; 胆囊疾患时,常在右肩体表发生疼痛等。 疼痛程度的评估法 1. 文字(语言)描述评定法 (VDS) 2.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3.数字评分法(NRS) 4.面部表情测量图(FES) 世界卫生组织疼痛分级(语言描述评分法) 0级 1级(轻度疼痛) 2级(中度疼痛) 3级(重度疼痛) 视觉模拟量表 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 0 1 2 3 4 5 6 7 8 9 10 面部表情测量图 疼痛对生理的影响 1、精神情绪变化 2、内分泌系统 3、循环系统 4、呼吸系统 5、消化系统 6、凝血机制 7、其他 疼痛控制的标准 1.将疼痛控制在什么以下呢? 2.各种患者的疼痛控制标准是否应该统一呢? 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的标准 要求达到夜间睡眠时,白天休息时,日间活动和工作时无痛。即三个“3”的标准 1、0-10数字评估法评估疼痛程度<3 2、24小时内爆发痛<3次 3、24小时内需要解救药<3次 对癌性疼痛止痛的目标是无痛 对手术后、创伤和其他非癌性疼痛,当疼痛程度≤5时,护士应该选择权限范围以内的方法止痛,并可以报告医生 当疼痛程度≥6时,护士应该报告医生使用有效止痛药。 常用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