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冷漠.doc.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拒绝冷漠(李晓霞)
1935年的冬天,是美国经济最萧条的一段日子。这天,在纽约市一个贫民居住区内的法庭上,正开庭审理着一个案子。站在被告席上的是一个年近6旬的老太太。她衣衫破旧,满面愁容。愁苦中更多的是羞惭的神情。她因偷窃面包而被面包房的老板告上了法庭。
法官审问道:“被告,你确实偷了面包吗?”
老太太低着头“是的,法官大人,我确实偷了。”
法官又问:“你偷面包的动机,是因为饥饿吗?”
“是的。”老太太抬起头,两眼看着法官,说道,“我是饥饿,但我更需要面包来喂养我那三个失去父母的孙子,他们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两行泪水从她那饱经风霜的脸颊上流过。
旁听席上响起叽叽喳喳的低声议论。
法官敲了一下木槌,严肃地说道:“肃静。下面宣布判决。”说着,法官把脸转向老太太:“被告,我必须秉公办事,执行法律。你有两种选择,处以10美元的罚金;或者是10天的拘役。”
老太太一脸痛苦和悔过的表情,她面对法官,说:“法官大人,我犯了法,愿接受处罚。如果我有10美元,我就不会去偷面包。我愿拘役10天,可我那三个小孙子谁来照顾呢?”
这时候,从旁听席上站起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向老太太鞠了一躬,说道:“请你接受10美元罚金的判决。”说着,他转身面向旁听席上的其他人,掏出10美元,摘下帽子放进去,说:“各位,我是现任纽约市长拉瓜地亚,现在,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
法庭上,所有的人都惊讶了,都瞪大了眼睛望着市长拉瓜地亚。法庭上顿时静得地上掉根针都能听到。片刻,所有的旁听者都默默地起立,每个人都认真地拿出了50美分,放到市长的帽子里,连法官也不例外。
世上的万般情感,顺波逐浪地去溯源,源头一掬必是爱。请随时表现出你的关爱与同情之心,这你的生命注入灿烂的人性之美。
如果不是为了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如果不是为了分担彼此的快乐和忧伤,那我们活着的意义何在?所以,我们要拒绝冷漠,时刻懂得帮助人使人伟大无私,赞美人使人豁达大度,同情人使人心地善良,包容人使人心胸开阔。
2011热点素材一:拒绝冷漠 传递温暖
【引子】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可惜的是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小悦悦事件引发全国对于道德滑坡的大讨论,对于18名路人的冷漠,网友发起了“拒绝冷漠,温暖你我”的活动,用微博记录你所见的真善美,让爱心赶走冷漠!
【反思】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见多了肇事司机撞人后驾车逃跑的情况。但我们远未想到,会有18名路人看见倒在地上的小悦悦而冷漠离开。我们的民族,本是个讲道德重情感的民族。但改革开放之后,人们一直处于追求物质的发展,忽视了人的精神的追求,人们的价值观逐渐改变,社会的道德底线一再下降。
据佛山日报发起的“如果你是儿童被碾的目击者,当时你会怎么做”的调查,其中有79%的人选择先拨打120或110求助;14%的人选择抱起孩子,赶紧救治;2%的人选择为避免不必要麻烦当作没看见;5%的人选择纠结,说不清。
之所以大家会选择第一时间拨打电话报警而不是“赶紧救治”,恐怕和5年前的南京彭宇案有关。在期待制度完善的同时,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在公众参与下创造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努力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和每一个人的道德良知,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美文赏析】
亲人抱抱团
叶阳
抱抱团开始风行的时候,常能从媒体上看到抱抱团的消息。一张笑脸,一个“来自陌生人的关怀,拒绝冷漠”的牌子,很是让人感到新鲜。可是,我努力多次都未能与街头上的抱抱团成员拥抱一次,不觉的有些郁闷。朋友开导,抱不了陌生人,就抱抱朋友、亲人嘛。
于是,做不了陌生人的“抱抱团”,我就来做个“亲人抱抱团”。
回到家,妈妈正在做饭,我奔过去一把拉住她,二话不说,就把她抱在怀里。
妈妈现在已经比我矮好大一截了,身体有些发福,暖暖的,抱在怀里很舒服。我近距离盯住她的白发和掩不住的皱纹看,鼻子闻到长年不消的烟火味,心里感慨万千。
妈妈有些不明就里,挣扎了一下,推开我,关切的问,你咋了,在外面受委屈了?我笑笑说,没什么,就是想抱抱您,就一会。
她就不说话了,安静地让我抱着。开始的时候还感觉有点勉强,身体有些僵硬,后来就主动把手臂环过来,搂住我。
“都这么大个儿了,快抱不住 。”她突然说,然后笑。
我心里一热,几乎要流泪。是啊,都这么大个儿了,却没有好好抱抱他们,在外面做事的时候,听他们在电话里唠叨也显的那么不耐烦,经常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