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教学目标1.了解照相机和眼睛成像的.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教学目标:
1.了解照相机和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办法。
3.养成自觉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办法站在同一位置
(二)眼睛
1.结构和原理
(1)展示或投影眼睛的图片,介绍结构: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类比: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
(2)问:眼睛和照相机所成的像有哪些相似之处?
(都是实像,都是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像。)
再问:人眼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哪种情况来成像的?
板书:人眼的成像原理: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成像调节
问:为了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人眼是如何调节的?学生带着物体看课本p.103信息库“眼睛的调节”。看完后交流:改变晶状体的厚度——改变眼睛的焦距——成清晰的像。
(三)电影与视觉暂留
.学生阅读课本p.91“生活·物理·社会——电影与视觉暂留”
三、学习“视力的缺陷”
(一)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征
1.学生阅读图4-27及其左侧两端课文,尝试填写下表:
种类
特征1
特征2
特征3
近视眼
适合看________(近/远)处的物体。
看不清________(近/远)处的物体。
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前/后)方。
远视眼
适合看________(近/远)处的物体。
看不清________(近/远)处的物体。
近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前/后)方。
2.讲解近视眼的形成原因
(1)假如人眼离书本的距离近了,再假设眼睛的焦距不变,像将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还是后方?(后方。)
(2)为了使像落在视网膜上从而成清晰的像,像应该向前移还是向后移?(前移)
(3)为了使像向前移动,即向靠近晶状体的方向移动,晶状体会聚光的能力应该增强还是应该减弱?(增强)
(4)如图3,为了使晶状体会聚光的能力增强,则它的厚度、焦距将如何变化?(增厚,变小)
(5)长此以往,会造成晶状体厚度不能恢复,一直维持较厚的状态,其焦距一直比正常眼睛小,维持一种适合看近处物体的状态。那么,这样的眼睛再看远处的物体,所成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这就是近视眼。
(6)预防近视(缓解近视)的方法、措施:
保持合适的眼睛到书本的距离(25cm)左右;保持明亮的照明条件;看书写字40分钟左右要休息一会儿;握笔的姿势要正确;每天必做眼保健操;走路坐车不看书以及不玩手机;多吃粗粮(橘子、香蕉、鱼),少吃甜食(大蒜)等。
3.扼要讲解远视眼的成因
因年龄原因,机体功能有所退化,使晶状体屈光度不足,对光的会聚能力下降,看近处物体时,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看不清楚。
(二)探究视力矫正的方法
1.演示或分组实验
教师演示或组织学生完成“活动4.5视力的矫正”,学生观察现象,教师画图记录现象。
(1)戴近视眼镜做实验,如图4。
(2)戴老花眼镜做实验,如图5。
2.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并板书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动,从而使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
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移动,从而使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
四、课堂小结
五、当堂练习
1.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2.互联网作为一只信息交流平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少数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络而过度用眼,使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形成了一个立、缩小的像,导致了近视。
.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
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灯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图6
视力的缺陷(成因、矫正)
人眼成像的原理和调节
照相机成像的原理和调节
图图图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