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2008年5月7日初三1模物理试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房山区2008年中考模拟练习(一)
物 理
第I卷(机读卷 共36分)
考
生
须
知 1.第I卷均为选择题,共16道小题,共4页。
2.考生要按要求在机读卡上作答,小题号要对应,填涂要规范。
3.考试结束,将机读答题卡和本试卷一并交回。 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2分=24分,)
1.通常情况下,下列几组材料中都是导体的是
A.玻璃、石墨、橡胶 B.人体、食用醋、酱油
C.大地、橡胶、人体 D.玻璃、橡胶、酱油
2.如图1所示,能正确表示筷子斜插入水中情况的是
3.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在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B.鞋底制有花纹
C.在结冰的路面上撒上沙子 D.拔河比赛时要用力抓紧绳子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与重力的方向一致 B.压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C.压力就是压强 D.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来表示
5.冬天的早晨常见路边的草木上有一层白霜,关于霜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而成
B.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
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
D.空气中的水蒸气先液化再凝固而成
6.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一般比内陆地区小,这是因为A. 水的比热容比泥土大B.水的比热容比泥土C.水的密度比泥土小D.水的传热本领比泥土差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的温度高,说明它的分子运动剧烈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
C.
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3,金属块B的密度为3×103kg/m3,取g=10N/kg。则
A.P1大于P2
B.P1小于P2
C.金属块B的体积为2×10-3m3
D.木块A的密度为0.6×103kg/m3
房山区2008年中考模拟练习(一)
物 理
第II卷(共64分)
考
生
须
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密封线内的区(县)名称、毕业学校、姓名、报名号、准考证号。
2.第II卷共25道小题,共8页。
3.第II卷各题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本试卷上按要求作答。
4.作图题可以使用黑色铅笔作答。
三.填空题(7×2分=14分)
17.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 m/s。
18.液体在汽化过程中要吸热,以沸腾方式汽化时,液体的温度将保持不变,以 蒸发 方式汽化时,液体的温度会降低。
19.某家用电风扇正常工作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0.3A,此时它消耗的电功率为66 W。
20.如图6所示,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入水中,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其动能和重力势能都不断变化,不计空气阻力,其机械能的大小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1.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18V保持不变,R1=12Ω,R2的最大阻值为10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15V,则变阻器R2允许的取值范围为 18~60 Ω。
2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不同液体,,两图中小木块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甲P乙6V,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 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6 A,电流表A的示数为1.8A,则R1消耗的电功率为 7.2 W 。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4分)
24.如图10所示,重为G=1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画出物体所受地面支持力的示意图。(2分)
25.如图11所示,AO为入射光线,试依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OB。(2分)
26.如图12所示,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S极的情况,在螺线管上标出电流方向。(2分)
27.如图13所示,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为 50 cm3。(2分)
28.如图14所示,电阻箱的示数为 2008 Ω。(2分)
29.教室里通常用一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如图15所示,把开关S和两盏灯L1、L2正确连入电路中(2分)
30.如图16(a)所示,是某同学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6(b)所示,其读数为 0.32 A。实验中还发现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C端滑到D端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量很小,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太小 。(2分)
31.物理课外小组想制作一个量程为0-20N的弹簧测力计,他们找来一个旧弹簧测力计的框架,其指针从0刻度到最大刻度之间的长度为L=10cm,如图17(a)所示。学校实验室有甲、乙、丙三种弹簧,其所受拉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如图17(b)所示。要制作这个弹簧测力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