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台湾大学会计学系硕士文摘要没成本现象之探讨—实验研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摘要
沈沒成本現象之探討—實驗研究
中華民國 92年6月
姓名: 陳玫諭
指導教授: 杜榮瑞 博士
研究目的
本研究探討『沉沒成本知識』和 『決策問題敘述之清晰程度』對
沉沒成本現象的影響。
研究動機
很多時候 ,經理人會對一個不佳的計畫 ,持續投入大量的金錢、
時間或努力 ,這種情形稱之為承諾上升行為 (escalation of commission )
或沈沒成本現象( sunk cost phenomenon ),這種錯誤分配公司資源的
行為,長久以來,一直是經理人決策中常見的問題。
Arkes and Blumer (1985 ,實驗十)和 Larrick, Nisbett and
1
Morgon(1993) 以學生為實驗對象發現 發現成本效益知識並無法顯, 著
減輕承諾上升行為的發生 。所 以我們不禁懷疑 ,會計知識對於個人決
策判斷的績效,是否具有正面影響?Tan and Yates(1995)採用 Arkes
and Blumer(1985)的實驗為基礎,部分受試者擁有管理會計和商科背
景 ,另一部份則來自其他領域 ,如 :工程 、藝術 、科學 ……等,沒有
任何管理會計的相關經驗。實驗結果發現,若決策類型是個人決策
(personal case)的話 ,那麼會計背景並不會顯著影響受試者的決策 ;但
若是商業決策 (business case) 則, 擁有會計背景的受試者比較不會發生
承諾上升行為。
綜合上述對會計知識所做的研究,再依據 Bonner(1990)的看法,
其認為與特定工作攸關的知識才是影響該特定決策績效的主要因
素 ,於是我們質疑 ,造 成過去研究結論互異的原因 ,是否在於過去研
究所採用之受試者的背景差異過大 ,以致研究結果混雜了一些受試者
個人經驗的影響 。若受試者除了特定之沈沒成本知識以外 ,都 擁有相
似的會計知識和背景的話 ,那麼該特定知識 ,是否即可顯著減輕發生
承諾上升行為的可能性?
再者 ,本研究亦對承諾上升行為的普遍性感到好奇 ,根 據Lant and
Hurley (1999 )之研究,若受試者對於決策結果和經濟實質有更清
楚之瞭解的話 ,應該就不會如 此一意孤行的決定 繼續投資不佳計畫;
2
所以 ,過 去研究所得到的沈沒成本現象 ,是否只是因為受試者對於實
驗個案內容認知不佳所導致 ,受試者可能因為誤解題目的意思 ,產生
不同的聯想 ,而讓實驗者誤以為他們是發生沈沒成本現象?Fischhoff
(1982)即 指出 ,受試者之決策偏誤有部分原因是由於決策問題題意
不清所導致 ,而過去文獻所發現的承諾上升行為 ,是否就是因為資料
不佳所引起的偏誤,值得深入探索。
研究方法
以國立大學推廣班之學生為對象 ,採取實驗的方式進行 ,實驗個
案設計參考Tan and Yates(1995) ,瞭解受試者之沈沒成本現象,並藉
此分析沈沒成本知識、決策問題敘述方式對發生頻率之影響。
實證結果與結論
本研究發現沈沒成本知識對於決策者常發生的沈沒成本現象 ,具
有一定之緩和功效 ,惟此功效在商業決策較為顯著 ,而在個人決策中
則相對不顯著 ,此結果一方面顯示沈沒成本知識對沈沒成本現象具 有
影響 ,另 一方面也顯示決策類型確實對於特定知識的回想與應用 ,有
著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而本研究原先懷疑過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