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润滑系统构造与维修.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润滑系统的构造与维修;一、功用
1.润滑;
2.冷却;
3.清洁;
4.密封;
5.防锈与缓冲。
共有五大功用。;二、润滑的作用机理;三、发动机润滑方式;四、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五、润滑系统的油路
1.桑塔纳发动机
润滑油路
采用液压挺柱、凸轮轴顶置。
特点
单级机滤器,行驶15000KM更换。
有两个油压开关,P<30kpa时低压报警;P<180kpa时,油压报警(2150rpm )
飞溅润滑处说明.;桑塔纳发动机润滑系;2.EQ6100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油路
A、压力润滑处 曲轴大小轴瓦处、凸轮轴轴径、
正时齿轮、摇臂轴与摇臂之间。
B、飞溅润滑处
凸轮、挺柱、气缸
壁、活塞销及连杆
小头等采用飞溅润滑。;2.EQ6100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油路
a)粗滤器旁通阀
b)低压报警
正常油压为
150kpa~600kpa,当主油
道油压低于100kpa时,油压
传感器接通使警告灯亮。
c)细滤器
并联在油路中,油压超过
100kpa时,阀开启,10%的
机油分流经过细滤器滤清,
一般汽车每行驶50Km左右,
全部机油滤清一遍。;2.EQ6100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油路
d)限压阀
在机油泵的端盖
上装有限压阀。
当油压超正常工
作范围时,限压
阀开启,机油被
送回油底壳。;EQ6100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工作情况演示;3.柴油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六、润滑剂 (一)润滑油
国际上广泛采用SAE粘度分类法和API质量等级分类法。
1.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黏度分类法
把机油分为冬季用机油和非冬季用机油,见表:
多黏度等级(SAE)
多黏度等级牌号:5W—20、10W—30、5W—40、15W—40、20W—40
;2.按质量等级分类(美国石油学会API标准)
汽机油: SC SD SE SF SG SH
柴机油: CB CC CD CE
中国标准:柴机油 CC CD CD—Ⅱ CE CF—4
汽机油 SC SD SE SF SG SH
(二)润滑脂
1.钙基润滑脂
2.锂基润滑脂 (GB /T5671——1985)
锂基润滑脂性能优良,轿车和新车推荐使用锂基润滑脂 。;一、机油泵
㈠齿轮泵
1.结构
由主从动齿轮、进出油腔、卸压槽及限压阀等部分组成。
;一、机油泵
㈠齿轮泵(外啮合)
1.结构
由主从动齿轮、进出油腔、卸压槽及限压阀等部分组成。
; ;2.工作原理
利用主从动轮齿进入
或脱离啮合过程,所
产生的体积变化来压
油或吸油。
3.油压
150 kpa ~600kpa,油压过高时,限压阀开启卸压。
4.特点 结构简单、寿命长、工作可靠、泵油量小。;一、机油泵
㈠齿轮泵(内啮和)
内接齿轮式机油泵
;齿轮泵的检测;(二)转子泵
1.结构 主动内转子齿数少(四个轮齿),从动外转子齿数多(五个轮齿)。传动比为:?=5/4=1.25
2.工作原理 为体积泵,利用内外转子所封闭腔体的体积变化,吸油与压油。;3.特点 结构紧凑、吸力大、泵油量大而且均匀;内外转子之间的摩擦阻力大,磨损较严重。
4.端隙调整
内外转子与盖板之间的端隙由耐油纸制的调整垫片调整。;机油的滤清方式;二、机油滤清器
1.粗滤器 (全流式滤清器) 粗滤器串联在主油道上。
结构:由滤芯、旁通阀、进出油管、外壳等构成。
旁通阀:当压差△P≥0.15~0.17Mpa时,旁通阀开启,机油经旁通阀进入主油道。
滤芯:多用纸制滤芯(波纹纸)。;二、机油滤清器
1.粗滤器(全流式滤清器)
特点: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经济、保养维护方便。车辆每行驶15000Km须更换滤清器。
△P≥0.15~0.17Mpa时,旁通阀开启,机油经旁通阀进入主油道。
单向阀将滤清器的进油口关闭,防止润滑油从滤清器流回油底壳。
;桑塔纳轿车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结构;浮式集滤器结构;浮式集滤器的工作情况;2.分流式细滤器 (用于清除细小杂质);2.分流式细滤器 (用于清除细小杂质)
①类型 有过滤式与离心式两种。
②离心式细滤器
A、结构
由壳体、转子轴、
转子盖等构成。
B、工作原理
压力油从喷口喷出,
产生反作用力驱动使
转子高速转动。
转速:当油压为0.3Mpa时 ,
转速可高达5000~6000r/min。 ;C、工作条件
P>0.147 Mpa时,进油限压阀开启,细滤器工作。
P<0.147Mpa时,进油限压阀关闭,细滤器不工作。
D、特点
滤清能力和通过能力均较强,无须换滤芯,只需定期清洗,而且,滤清能力不受沉积物的影响。;离心式机油滤清器工作演示;机油泵传动轴的安装
由于机油泵和分电器共用一根传动轴,由凸轮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