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第四章社区卫生服务计划.ppt

发布:2016-12-31约5.1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结果评价 A.效果评价-评价卫生问题解决程度或达到计划预期目标的实际程度。 效果的定义:指由于计划的实施对某一卫生问题或改善卫生状况所取得的卫生结果。 效果评价的目的—对项目计划的价值作出科学的判断。 B 效率评价 概念—是指干预措施实施后,卫生服务数量与质量的变化(产出)与实施项目时投入的资源之间的比较。 目的—改善与提高服务系统实施与管理水平。 C效益评价 效益的概念—是指实施卫生计划所获得的结果以货币的形式表达。 效益评价的概念—是指为实施项目计划所投入的成本与所产生的卫生效果之间的比较(成本-效果分析);或与卫生效果转换成货币量度之间的比较(成本-效益分析)。 效益、效率、效果三者间的关系 效益就是结果中你所受益的部分, 效率就是过程中你获得/付出的比例, 效果就是结果。 我觉得是效率决定效果,效果包含效益, (4)影响评价 影响评价的范围: 项目实施后对卫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项目实施后,产生预期结果的可持续性。 小结: 1、熟悉评价概念的要点、目的、计划评价内容。 2、掌握制定社区卫生服务计划的定性方法。 第四章 社区卫生服务计划 一、掌握: 1、编制社区卫生服务计划步骤 二、熟悉: 1、社区卫生服务计划的特点、基本类型 三、了解: 1、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计划的概念 2、制定社区卫生服务计划的原则 一、概念 计划是对未来行动方案的统筹设计。从广义来讲,指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和监督评价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从狭义来讲,指制订计划,即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需要和主观可能,指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在什么地方做?在什么时候做?谁来做?如何做?投入多少? 第一节 概述 社区卫生服务计划 为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通过一定时期内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可能达到一定程度的科学预测,对社区未来时期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的统筹安排。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计划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计划是在一定社区范围内,根据社区内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人群疾病负担、主要卫生问题和卫生服务需求等因素,确定社区内卫生发展目标、模式、规模和速度,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通过采取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干预措施和制订均衡的卫生发展战略,改善和提高社区内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经济、方便地向全体居民提供质量好的卫生服务。 二、社区卫生服务计划管理的作用 解决社区卫生服务计划工作计划性与盲目性的矛盾; 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各部门有计划按比例的协调、稳定发展; 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制订社区卫生服务计划的原则 1、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中心; 卫生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应以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 2、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3、量力而行原则;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重点放在农村 4、综合平衡的原则; 与经济、与人口、预防与医疗、与社区服务、各级各部门间、与医学教育、城市与农村、中医与西医 5、依靠科技的原则; 6、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短期与长远,体现公平,兼顾效益。 第二节社区卫生服务计划的特点与基本类型 一、社区卫生服务计划的特点 计划的领先性和主导性、计划的普遍性、计划的效率性 1、政治性; 2、公平性: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 3、质量第一; 4、效益性; 5、前瞻性; 6、可操作性; 7、科学性; 8、合理性。 二、社区卫生服务计划的类型 按时间分:长期、中期、短期计划。 按大小分:全面、专项工作计划。 按性质分:指令性、指导性计划。 (战略性) (战术性) 形势分析 确定卫生问题与优先领域 制定综合目标与指标 选择策略(确定项目活动) 制定实施计划 监测计划 的实施 评价与计划的调整 编制社区卫生服务计划的步骤 第三节 社区卫生服务计划编制程序 一、分析形势、提出问题 形势分析:社区经济形势、社区人口形势和健康问题、社区卫生资源形势、社区卫生工作形势、健康需求形势等。 社区卫生问题: 三个基本元素:目标、障碍、时空; 提出问题参照标准:普遍性、严重性、可干预性 二、确定目标和指标 SMART原则 S:目标要清晰、明确,让考核者与被考核者能够准确的理解目标; M:目标要量化,考核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标准准确衡量; A:目标要通过努力可以实现,也就是目标不能过低和偏高,偏低了无意义,偏高了实现不了; R: 目标要和工作有相关性,不是被考核者的工作,别设定目标; T:目标要有时限性,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三、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政策和策略 1、社区卫生服务政策的基本要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