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醛渣的纤维素酶水解及其最优纤维素转化条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25 卷 第 10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25 No.10
226 2009 年 10 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Oct. 2009
糠醛渣的纤维素酶水解及其最优纤维素转化条件
1 2 3 1※
仉 磊 ,李 涛 ,王 磊 ,李十中
(1.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84 ; 2 .天津科技大学教育部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457;
3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郑州 450002 )
摘 要:该文对糠醛渣的纤维素酶水解特性进行了研究,探索利用玉米芯制糠醛联产燃料乙醇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分
析糠醛渣组分,表明其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为 3.1%,纤维素为 31.6%,说明糠醛生产过程对玉米芯的预处理基本满足高效
酶解糖化糠醛渣并转化乙醇的要求;通过纤维素酶用量、温度、pH 值、固液比、转速等因素进行条件优化,确定最佳水
解条件:每克底物酶用量为 6.7FPU,固液质量体积比 1 ︰6,pH5.2 ,转速 80 r/min ;在糠醛渣水解体系中加入吐温 80,
结果表明在酶施用量较低情况下 (6.7 FPU/g ),吐温 80 对提高糠醛渣水解转化率效果更为明显;通过最优化水解条件,
使糠醛渣纤维素转化率达到 78%,据此初步判定以糠醛渣为原料转化乙醇的工业化生产具有较大潜力。
关键词:水解,乙醇,纤维素,糠醛渣
doi :10.3969/j.issn.1002-6819.2009.10.041
中图分类号:S2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09)-10-0226-05
仉 磊,李 涛,王 磊,等. 糠醛渣的纤维素酶水解及其最优纤维素转化条件[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0):226
-230.
Zhang Lei, Li Tao, Wang Lei, et al.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corncob residues of furfural manufacture and optimum conditions
for cellulose conversion[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09,25(10) :226 -23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产燃料乙醇作为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成熟前的过度技术
0 引 言
成为一种可能。
为了避免使用淀粉质粮食作物作为燃料乙醇的原材 然而利用糠醛渣生产燃料乙醇依然存在问题,如其
料而危及粮食安全,以纤维素质农作物产品废料生产乙 结构聚合度是否降低到易于水解的水平,此外新鲜样品
醇被认为是最具前途的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由于纤维 pH 值在 2~2.5 之间,并残余多种纤维素酶及微生物的抑
素质原料主要成份为木质纤维素 (其主要由纤维素、半 制因子等。故本试验从糠醛渣水解的纤维素酶用量、初
纤维素和木质素构成),其特性异常稳定,利用纤维素酶 始 pH 值、水解时间、底物浓度、酶吸附等几个方面进行
对其有效成分 (纤维素为主,少数微生物可利用半纤维 探索,旨在达到提高纤维素转化率、增加水解液糖浓度
素)进行糖化前需要成本高昂、工艺复杂的预处理,大 及提高设备利用率的目的,寻求利用玉米芯制糠醛联产
大增大了纤维素乙醇的生产成本,这也是目前纤维素乙 燃料乙醇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
醇工业化生产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