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习二 Vc含量的测定.ppt

发布:2017-03-04约1.73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习二 果蔬中还原性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维生素C是一种己糖醛基酸,有抗坏血病的作用,所以又称作抗坏血酸。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新鲜的水果、蔬菜,特别是枣、辣椒、苦瓜、柿子叶、猕猴桃、柑桔等食品中含量尤丰富。 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对光敏感,氧化后的产物称为脱氢抗坏血酸,仍然具有生理活性。进一步水解则生成2,3 -二酮古乐糖酸,失去生理作用。 目的 学习和掌握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植物材料中抗坏血酸含量的原理与方法。 原理 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能使2,6-二氯酚靛酚还原褪色,其反应如下: 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被还原成无色; 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时,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使溶液呈现红色。因此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1.实验材料 取新鲜水果(蔬菜)样品100g,加100g 2%草酸溶液,用研钵制成匀浆。过滤,弃滤渣,称取10g匀浆,移入100mL容量瓶,用1%草酸定容至刻度,摇匀后静置备用。 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 2.仪器 (1)电子天平 (2)研钵 (3)容量瓶(100mL) (4)刻度吸管(1mL,5mL,10mL) (5)锥形瓶(250mL) (6)滴定管 3.试剂 (1)2%草酸 (2)1%草酸 (3)标准抗坏血酸溶液(0.1mg/mL) (4)2,6-二氯酚靛酚溶液 (5)1%的淀粉溶液 (6)0.1000%mol/L碘酸钾标准储备液 (7)0.001%mol/L碘酸钾标准应用液 (8)6%的KI溶液 1.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标定: (1)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的标定:确吸取2.0mL抗坏血酸标准液于100mL锥形瓶中,加5mL 1%草酸溶液,6%的KI溶液0.5ml,1%的淀粉溶液2滴,再以0.001%mol/L碘酸钾标准应用液滴至淡蓝色。 抗坏血酸浓度(mg/ml)= (耗0.001%mol/L碘酸钾ml数*0.088*6)/2 操作步骤 (2)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标定:吸取已标定过的抗坏血酸溶液5ml及1%的草酸5ml于锥形瓶中,以待标定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红色,在15``内不褪色为止。 1ml染料相当于抗坏血酸的毫克数(记作T)= (坏血酸浓度(mg/ml)*5)/滴定消耗染料毫升数 2.样品测定:准确吸取样品提取液(上清液或滤液),每份5.0mL,分别放入锥形瓶中,按上面的操作进行滴定并记录所用染料溶液体积(mL),平行操作三次,取平均值。 V —— 滴定样品提取液消耗染料平均值(mL) T —— 每mL染料所能氧化抗坏血酸mg数 G —— 匀浆总重量(g) G1 —— 制备提取液取用匀浆重量(g) A —— 样品提取液定容体积(mL) A1 —— 滴定时吸取样品提取液体积(mL) W —— 样品重量(g) 结果计算 注意 1.操作要尽可能快,并防止与铁铜器具接触,以减少VC的氧化。 2.样品提取液避免强光直射。 3. 草酸具有抑制氧化酶,保护VC作用。草酸在颜色反应中还提供了酸性条件。 * 1.本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及结果分析? 2.用滴定法测定果蔬中VC的含量有什么优缺点? * 滴定终点红色 在滴定管中弱碱性的2,6-二氯酚靛酚染料是蓝色的。染料滴入锥形瓶中,草酸使染料变成弱酸性,再与VC作用被还原成无色。随着染料用量增加, VC还原能力下降,直到终点,溶液由无色?红色。染料滴定消耗的量与瓶中的VC浓度成正比。 * * 在滴定管中弱碱性的2,6-二氯酚靛酚染料是蓝色的。染料滴入锥形瓶中,草酸使染料变成弱酸性,再与VC作用被还原成无色。随着染料用量增加, VC还原能力下降,直到终点,溶液由无色?红色。染料滴定消耗的量与瓶中的VC浓度成正比。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