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2023-2024学年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生理活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神经元在产生兴奋时有Na+流入细胞,在静息时则不发生Na+的运输
B.当抑制性的神经递质结合在突触后膜上时,其膜电位仍表现为外正内负,但膜内外电位差值比静息状态时更大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D.兴奋性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后可以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也可以使肌肉收缩或某些腺体分泌
2.甘薯由于能增强免疫功能、防癌抗癌、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等越来越被人们喜爱。但甘薯属无性繁殖作物,同时又是同源六倍体,具有自交不育和杂交不亲和性,这使甘薯生产和育种存在诸多常规方法难于解决的问题。下列相关操作不合理的是()
A.利用组织培养形成的胚状体制作人工种子,解决种苗用量大、成本高的问题
B.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实现体细胞杂交,可以克服杂交不亲和,充分利用遗传资源
C.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苗,使植株具备抗病毒的能力,产品质量得到提高
D.利用培养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育种,可以显著提高变异频率,大大缩短育种年限
3.将某一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用14C充分标记,其同源染色体上的DNA用32P充分标记,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均含有14C和32P
B.若进行有丝分裂,某一细胞中含14C的染色体可能是含32P染色体的两倍
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两个有放射性,两个没有放射性
4.为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号
叶绿素溶液/mL
pH值
处理时间/min
溶液颜色
①
1.0
2.0
10
绿色
②
1.0
3.0
10
绿色
③
1.0
4.0
10
黄绿色
④
1.0
5.0
10
黄褐色
A.叶绿素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B.该实验设置了四个实验组,是一个对比实验
C.该实验说明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在碱性条件下稳定
D.由该实验结果推测,酸雨可能会造成藻类植物光合作用能力下降
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都具有两重性
B.植物激素在幼嫩组织中均进行极性运输
C.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D.乙烯只存在于繁殖器官中,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6.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③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
B.②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中①膜面积增大
C.②在突触间隙中运送到④处需消耗能量
D.②与④结合使③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
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及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有关
B.醋酸杆菌无中心体,只能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
C.高尔基体分泌小泡内的化合物都需经过内质网的加工修饰
D.动物摄食后,糖类的消化发生在外环境中,并可产生ATP
8.(10分)某病毒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伤包括肝癌、结直肠癌等在内的多种体外培养的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病毒的选择性识别作用与其细胞膜上含有的糖蛋白有关
B.病毒引起的肿瘤细胞的凋亡受肿瘤细胞中基因的控制
C.肝癌细胞的甲胎蛋白含量会高于正常细胞的甲胎蛋白含量
D.显微镜下不能直接观察到癌变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二、非选择题
9.(10分)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牌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类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