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总体设计---隧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隧道概况
1.1工程概况
1.1.1隧道工程位置
浏阳河隧道位于长沙市东部,捞刀河以南,止于黎托乡平阳村。线路从星沙镇至彭家港的潇湘路附近起,隧道下穿星沙镇物流场、京珠高速公路、长永高速、星沙镇市区、长沙市远大路、人民东路、浏阳河、机场高速公路,于黎托乡平阳村出地面。自北向南依次穿过长沙市开福区捞刀河镇、芙蓉区东岸乡、雨花区黎托乡等。
1.1.2隧道建设规模
浏阳河隧道工程范围10115m,暗洞段长9935m,全隧道共设置三座竖井及一座斜井,隧道建设规模见下表1-1
表1-1 浏阳河隧道建设规模表
类别 里程 长度
(m) 备注 起始里程 终止里程 隧道建筑长度 DIIK1560+785 DIIK1570+900 10115 隧道长度 DIIK1560+785 DIIK1570+720 9935 分
段
情
况 进口明挖暗埋段 DIIK1560+785 DIIK1560+914 129 洞身暗挖段 DIIK1560+914 DIIK1561+500 586 洞身明挖暗埋段 DIIK1561+500 DIIK1562+860 1360 洞身暗挖段 DIIK1562+860 DIIK1569+650 6790 DIIK1568+666- DIIK1569+028段下穿浏阳河 出口明挖暗埋段 DIIK1569+650 DIIK1570+148 498 下穿机场高速 出口暗挖段 DIIK1570+148 DIIK1570+200 52 出口明挖暗埋段 DIIK1570+200 DIIK1570+720 520 出口引道敞开段 DIIK1570+720 DIIK1570+900 180 1.2自然地理概况
1.2.1交通
浏阳河隧道从长沙市东侧穿越长沙盆地浏阳河地区,经过星沙镇和黎托乡,区内交通发达,京珠高速公路、机场高速公路、城区公路等纵横交错。
表1-2 浏阳河隧道地貌分区
序号 1 2 3 4 5 6 里程
范围 DIIK1560
+785
~
DIIK1562
+330 DIIK1562
+330
~
DIIK1563
+080 DIIK1563
+080
~
DIIK1564
+550 DIIK1564
+550
~
DIIK1565
+270 DIIK1565
+270
~
DIIK1567
+170 DIIK1567
+170
~
DIIK1570
+900 地貌单元 剥蚀低丘区
(IIb) 垄岗间谷地区
(Ic-1) 岗地化高阶地
(Ic) 垄岗间谷地区
(Ic-1) 岗地化高阶地
(Ic) 浏阳河一级阶地及河漫滩区
(I2) 高程范围 59.17
~
66.78m 43.15
~
59.62m 44.51
~
59.72m 38.60
~
41.83m 42.37
~
62.65m 25.92
~
46.52m 平均66.78m 52.88m 50.71m 40.62m 52.83m 33.89m 1.2.2区域气候特征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暖潮湿。春夏多雨,秋冬干旱,暑热期长,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17.1℃,极端最高气温43.7℃,极端最低气温-11.8℃,年平均降雨量1300~1500mm,大部分集中在4~9月,暴雨以5、6月最多,每年洪水期在4~7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6%左右,日最大降水量为259.5mm,年蒸发量1300~1570mm,年相对湿度80%,年日照5000.9~1560.8小时,年主导风向为北北西及北西,年平均风速2.4~3.0m/s,最大风速25m/s。
1.2.3河流水文特征
区内地表水系主要为浏阳河,隧道穿浏阳河下游。每年4~6月为丰水期,期间多有洪水发生,汛期常有湘江河水回托,浏阳河最大壅水量喧36.m3/s(榔梨站1987年5月19日),多年平均含砂量0.08~0.24kg/ m3。 浏阳河集水面积3815km2(榔梨站),水位高程年平均30.19m 极大值39.07m(1958年5月17日),极小值25.72(1973年12月18日),其十年一遇洪水位是35.82m,百年一遇洪水位是38.14m。流量年平均97.4m3/s,极大值3400 m3/s (1969年6月27日),极小值0.00 m3/s(1981年9月19日)。浏阳河长57.4km,宽100~300m,水面坡降0.08~0.44‰(榔黎站以下),隧道穿越段浏阳河床宽210m左右,勘探期间水面宽约200m,水深7m左右,隧道区地下水以雨水补给为主,其次受浏阳河补给,地下水略具承压性。地下水径流变化与降水量密切相关,年际间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
1.3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隧道区地下水位的变化特征:
阶地及河漫滩表层粘性土上的地下水量极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