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图点穴按摩疗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脏腑图点穴按摩疗法 - 海派二十画 -
内 容 提 要本书是按摩疗法的一种,其内容着重于临床实践的总结。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总论,包括师训、论脏腑等,阐述了五脏六腑的生理、病因和 治疗原则等;第二、三、四章是按摩穴位、手指手腕练习法、点穴法和临床概要,包括所用的穴位的适应症及其手法等,说明穴位运用的关键和有关理论,以指导施 术者对本法的实际应用。下篇的七章,则是三十六种病的临床经验和医案等。此种疗法,能以治疗五脏六腑的疾病;也治疗一些四肢和头面部的内科和外科方面的疾病;对妇科和小儿科也有它的适应症。乾技术操作简而易行,适合于农村公社医院、保健站的医生和卫生员用,也适合城市医院之用。审阅者的话王雅儒老先生早年继承了河北省雄县王文医师的按摩术,接受了《推按精义》的精髓,并积累了几十年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和提供科学研究资料,由王雅儒老先生口述,其子王振国笔录,濮卿和先生系统整理,编辑成《脏腑图点穴法》一书。这是按摩疗法的一种。此种疗法是根据经络穴位和脏腑部位,用点穴方法,从脏腑治疗着手,调理脏腑气分,恢复脏腑机能,故其书名为《脏腑图点穴法》。它既治 疗五脏六腑的疾病;也治疗一些四肢和头面部的内科和外科方面的疾病;对妇科和小儿科,也有它的适应症。它的特点是:既无药饵疗法之偏胜,也无外科手术之痛 苦,并能与药物疗法相结合。在临床实践方面,不仅对许多疾病有显著疗效,更有其他疗法所不能及的治疗效果。在学术理论方面,有些论点与现代科学理论不相吻合,而且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中亦无记载,又因王文老先生已故,《推按精义》遗失,既乏精此术者商榷,亦无善 本可查,审校困难。在审阅中为了对学术问题慎重处理,本院将原稿复制数十册,邀请了中西医师数十人审阅,提出了若干不同的见解和修改意见,经与王雅儒老先 生同意修改的,就修改了;不同意修改的,我们则本着“一家之言”百家争呜的学术研究精神,仍然保留原来的词意,例如“论痰”、“论脏腑”以及其它学术论点 等等。此外就本书原稿的体裁和文字的组织方面,为力求文字通俗,便于阅读,有些章节亦作了些整理;但有些章节或文词不便加工的地方,仍保留了原稿面貌。如 “师训”一节,虽然不是系统的理论,而且与以后各章节有些重复,但是根据王雅儒老先生尊师的美德,并志业师王文老先生业绩的意愿,仍保留于“总论”中的首 章。本院对审阅现代老中医的著作,整理老中医的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还缺乏经验。对本书的编辑整理,如有不妥之处,尚希读者指正。对于学术理论方面的异见,尚望于原作者商榷,共同研究,以便本书更为完善。 河北中医研究院 一九六二年七月 前 言按摩与汤液,针灸诸疗法,在祖国医学经典之内经中皆有记载。所谓按而收之、摩之、浴之,皆按摩之意。自汉以后,历代太医院内均设立按摩科,有博士、按摩 师、医生等职,掌按摩医术以防治疾病。但其发展,因受种种条件所限,远不及汤液流传之广。只是习气功武术、深明医学先辈,以其取法简,收效捷,可以施僻壤 之乡,济针药之穷,遂参悟阴、阳之旨,阐发灵、素之秘,按人体脏腑之功能,气血之周流,经络、骨骸、穴道之所在,广辟按摩法门,各授门徒,俾修习之学者, 既可以与御自己之疾病,亦可以治疗大众之疾苦。然口授心传,视为秘籍,遂致派别产生,著作罕见,而政府所设太医院习按摩术者,又鲜著作传于世,故历代医 者,每每以按摩为绝学相惋叹。近百年来,西洋医学东渐,祖国医学,在反动统治阶级压迫之下,均被蔑视、排挤与摧残。按摩学术,亦随之日益消沉,甚至几造成泯灭之境遇。余世习针灸,嗣执 业于先师王文先生之门,习按摩学术,遂以先师所授之术行医,疗效甚着。此术乃就人体脏腑气血之本能,衰退则恢复之,错乱则改正之,使其复归正常。余经数十 年行医之经验体会,深感此术乃系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之组成部分,奈过去处于反动阶级统治时期,与世浮沉,难于进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祖国文化遗产。继承与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就是党和政府对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一项重要方针政策。我国的医学事业在党 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关怀下,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面貌。广大医者同仁在党的中医政策感召之下,有设班授徒训练,有以秘籍、秘方或心得刊行于世,如雨后春笋, 层出不已。此蓬勃气象,我个人感触甚深,会兴起著书问世之意愿,但又苦无执笔之能力。荏苒数年,未能实现。嗣经好友敦促,思前想后,余已年迈,先师所授之 《推按精义》原书既已遗失,先师所收门徒又仅余一人,为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关怀,为不辜负先师之训诲,遂于诊于之暇,就先师所授,及余四十余年临床经验所 得,逐一口述,命子笔录编述成册,并冀望趁此之机,访求《推按精义》原书贡献于世,俾得这一按摩学术之原始精髓全部为人民所有,也必将有利此术全面发展, 使其更好的为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