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道路养护施工组织设计2.doc

发布:2018-01-01约1.16万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施工组织设计 养护人员组织机构 高速公路巡视检查的具体方案; 养护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作业的交通控制方案; 主要小修养护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 公路养护工程作业方案、方法与措施; 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 冰雪等自然灾害养护应急保障措施; 对本项目的理解及对业主的建议;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养护人员组织机构 本项目属小修养护工程,施工工期要求长,根据工程量等情况,我公司成立智能型、高效型的项目经理部。使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公路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施工技术组,负责处理施工中的有关技术问题。同时调配公司最有实力的养护班组投入到本项工程的养护施工当中,实行总公司与项目部、施工处逐级签订工程责任书、质量责任书、安全责任书和廉政责任书。在施工全过程中,合理配置、调度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以达到组织健全、人员到位、机械到位、工作有序。 我们将在施工全过程以“质量、工期、安全、效益”为工作重点,以项目经理部为生产指挥中心,合理调度、统筹安排,“优质、高速、安全”地完成本合同段施工任务。沿线村庄较多,施工中应加强同各乡镇政府的联系。另外,施工中应注意行人及行车安全,保障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 (1)项目经理部是公司为完成本合同段工程而专门设立,代表公司全权负责本合同段工程的施工与管理; (2)项目经理部下设安全员、技术员、资料员、办公室和工程施工队;后勤部下设食堂;工程施工队下设施工队 3.1.3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安全管理,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保护国家财产和人身安全,进一步规范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的行为,杜绝不安全因素,我公司制定了高速公路养护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如下: 3.1.3 1、经常组织养护中心人员认真学习法规法律,认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和现场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确责任。进入高速公路施工作业必须遵守有关规定,规范化施工,并服从路政、公安管理人员的指挥。 3.1.3 2、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坚持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学习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生产交接班制度、工伤上报制度、事故三不放过制度、台帐制度。 3.1.3 3、养护施工作业车辆进入高速公路,车身有明显标志,车后悬挂警告标志,车顶有黄色警示灯,驾驶员必须持有有效证件。 3.1.3 4、进入高速公路施工、养护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着穿安全标识服,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杜绝一切危及行车安全的行为,并注意自我人身安全的保护。 3.1.3 5、小型作业现场设置临时标志按规定和安全预案要求设置,工程管理人员和路政都有权现场监督,检查落实。 3.1.3 6、施工、养护现场的标志牌摆放根据《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3.1.3 7、除影响行车安全抢修工程外,雨、雪、雾天气或路面有结冰情况下,一般不施工。 3.1.3 8、高速公路养护在白天进行,并尽量在白天完成;如白天未完成,需在夜间施工的,做好夜间施工现场管理,标志、灯按夜间施工要求设置。 3.1.3 9、 违反有关规定,轻者给予经济或行政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并承担法律责任。 3.2 养护安全作业交通控制方案 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特点,我公司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制定以下有效的技术措施,减少对交通的干扰,保障行车与施工安全。 3.2.1建立封闭路段交通管制框图 建立封闭路段交通管制框图,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交通管制三级管理,即一级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主管项目经理是交通管制第一负责人,二级管理由项目部安全部长负责,三级管理由施工作业对班组长负责。框图如下 3.2.2封闭原则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半幅封闭施工、半幅双向通行的交通复杂性,提前同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沟通并上报封闭和交通组织方案,经批准后安排施工。分段长度以实际维修路段为单元,具体划分时,视交通通行情况以及互通立交出入口的位置决定分段长度是否加长,并应以方便施工车辆进出场便于过往车辆顺利通行为原则合理划分。 3.2.3施工现场布置 3.2.3.1采取“半幅内单车道通行”控制方式。即作业区按扯车道划分,在不改变交通流方向的前提下,封闭单向车道中的部分车道(一个或两个),利用其他剩余的车道通行。 3.2.3.2布控时将控制六个部分:警告区、上游过渡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缓冲区、终止区。 警告区:警告区长度控制在2000m。警告区内设置限制速度标志、前方施工标志、禁止超车标志、禁止通行标志等。相邻标志的间距不得超过300m,通常100~300m.最后一个标志离上游过度区的第一个渠化装置(锥形标)的间距部得小于150m. 过渡区:上游过渡区长度为65~105m,下游过渡区长度应大于30m. 缓冲区:缓冲区长度80m。将反光锥逐渐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