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海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疆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福海林场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
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中国·西安
2010年3月
项目名称:福海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报告
调查单位: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调查资质:国家林业局林资证甲A004号
院 长:
主管副院长:
总工程师:
生产技术处处长:
主管副总工:
处 长:
主管副处长:
项目负责人:
报告执笔人: 张 翼
彭长清
李立球
向安民
张邦奇
王京民
卢志伟
王志红
王志红 高级工程师
教授级高工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调 查 人 员
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王京民 卢志伟 王志红 申永涛 刘 勇 曲旭东
张 秀 李广治 常霁峰 时明军 于丽政 马建军
福海林场
郝团军 陶恩林 努尔别克 张益民 叶勒波拉提 阿衣提木汗 韩尚平 张新泰 黄双印 张 莉 郭万文 李勇保 马尔旦 阿布拉哈提 艾尔肯 周新平 徐中秋 马建辉 黄东玲 库尔巴哈提
库尔孜亚 李 莉 马志峰 邹文玉 邹文柱
德力木拉提 王 军 秦雪兰 陈素静 鱼海蓉
胡慧芬 陈 明 周体金 叶克芬 塔衣尔 玛衣拉
帕娜尔古丽 玛衣拉 巴哈提 马新利 聂俊英
前 言
受新疆自治区林业厅委托,在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协助下,国家林业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完成了阿山局国有林管理局福海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
福海林场自建场至今,共进行过两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第一次于1958年由林业部第五森林经理调查大队进行过Ⅲ级经理调查,第二次于1987年和1988年由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进行过C级经理调查。两次调查均采用传统的调查方法,即利用航片、人工勾绘区划小班、实地调查小班因子的方法。
本次调查的主要技术依据是国家林业局2003年颁布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和经批复的《新疆国有山区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方案》,同时结合阿尔泰山国有林业管理局的森林资源分布特点和成果要求,进一步细化了技术标准,编制《新疆国有山区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调查等级确定为“C”级。
本次调查采用“3S”技术,进行遥感目视判读区划土地类型及林分因子,并进行外业验证;通过建立估测模型,回归估测确定小班平均胸径(D)、平均树高(H)及林分蓄积(M);通过总体蓄积控制样地,控制总体有、疏林地的总蓄积。
小班土地类型区划是以SPOT5遥感图像为基础,通过建立解译标志,室内目视区划判读小班土地类型及小班属性,并抽取部分小班进行实地验证,对难以目视判读的小班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多期连清样地样木数据,分析筛选影响蓄积的林分因子、立地因子,建立林分D、H及M估测模型,在各项参数达到精度要求后,回归估测没有人为干扰的原有、疏林地小班的D、H及M,并需选取部分小班进行现地调查,对估测模型预以验证。新区划的、有人为经营活动的以及难以区划判读的有、疏林地小班通过实地调查确定小班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林分蓄积等小班因子。
调查工作分为四个阶段,2008年9月—2009年2月完成SPOT5遥感图像处理、区划判读解译标志建立;2009年2月—5月完成局界、场界、营林区界、林班界等各类界线转绘,土地类型及小班相关因子区划判读,优势树种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小班单位面积蓄积量估测模型建立及测算; 2009年5月—7月完成小班区划以及小班因子、小班蓄积等现地验证、总体控制样地、估测模型精度验证、散生木及消耗量等外业调查工作;2009年8月-12月根据外业验证资料对小班区划、小班因子、小班蓄积进行修正、完善,完成资源数据库建立、统计汇总、成果图制作、调查报告编写。
此次二类调查工作由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承担完成,参加本次调查工作技术人员共12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8人。福海林场对本次调查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积极的配合,参加的技术人员6人。新疆自治区林业厅负责组织协调质量检查及成果验收等工作。
2010年1月,本次福海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通过了由新疆自治区林业厅组织的专家评审,2010年2至3月,项目组针对审定会中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形成福海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最终成果。
本期调查土地总面积227600hm2。区划营林区3个,林班393个,小班7567个。将福海林场和阿尔泰林场作为一个总体,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