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1金属切削原理和刀具.ppt

发布:2017-04-20约1.33万字共6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1 基本定义 金属切削过程 金属切削过程是工件和刀具相互作用的过程。刀具从工件上切除多余的(或预留的)金属,并在高生产率和低成本的前提下,使工件得到符合技术要求的形状、位置、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切削运动 为实现切削过程,工件与刀具之间要有相对运动,即切削运动,它由金属切削机床来完成。 工艺系统 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构成一个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切削过程的各种现象和规律都在这个系统的运动状态中去研究。 ; ; 待加工表面:即将被切去金属层的表面; 加工表面 :切削刃正在切削着的表面; 已加工表面:已经切去一部分金属形成的新表面。 这些定义也适用于其它切削。图中分别表示了车削、刨削、钻削、铣镗削时的切削运动。;1.1.1.1切削运动 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运动??直线运动和回转运动。 按切削时工件与刀具相对运动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如图所示。 (1)主运动:切下金属所必须的最主要的运动。 特点:通常它的速度最高,消耗机床功率最多。机床的主运动只有一个。 例如,车削、镗削的主运动是工件与刀具的相对旋转运动,而刨削是的主运动是刀具相对于工件的直线运动。 (2)进给运动:使新的金属不断投入切削的运动。它保证切 削工作连续或反复进行,从而切除切削层形成已加工表面。 特点:机床的进给运动可有一个、两个或多个组成,通常消耗功率较小,进给运动可以是连续运动也可以是间歇运动。; (3)合成运动与合成切削速度ve 主运动vc和进给运动vf可以由刀具或工件分别完成,或由刀具单独完成。 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可以 同时进行(车削、铣削等), 也可交替进行(刨削等)。 当主运动与进给运动同时 进行时,刀具切削刃上某 一点相对工件的运动称为 合成切削运动。合成速度 向量等于主运动速度与进 给运动速度的向量和: ve=vc+vf ; 1.1.1.2 切削用量三要素 在切削加工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和其它技术经济要求来选定适宜的切削速度 vc 、进给量 f(或进给速度值vf),还要选定适宜的背吃刀量值ap。vc 、f、ap 称之为切削用量三要素。 (1)切削速度 大多数切削加工的主运动采用回转运动。回转体(刀具或工件)上外圆或内孔某一点的切削速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d——工件或刀具上某一点的回转直径(mm); n——工件或刀具的转速(r/s或r/min)。; 在生产中,磨削速度单位用米/秒( m/s),其它加工的切削速度单位习惯用米/分(m/min)。 在转速n值一定时,切削刃上各点的切削速度不同。考虑到刀具的磨损和已加工表面质量等因素,计算时,应取最大的切削速度。 如:外圆车削时计算待加工表面上的速度(用dw代入公式), 内孔车削时计算已加工表面上的速度(用dm代入公式) , 钻削时计算钻头外径处的速度。 (2)进给速度、进给量和每齿进给量 进给速度是单位时间的进给量,单位是mm/s(mm/min)。 进给量是工件或刀具每回转一周时两者沿进给运动方向的相对位移 (对于车削、钻削、铰削),单位是mm/r。 ; 对于刨削、插削等主运动为往复直线运动的加工,虽然可以不规定进给速度,却需要规定间歇进给的进给量,其单位为mm/d.st(毫米/双行程)。 对于铣刀、铰刀、拉刀、齿轮滚刀等多刃切削工具,在它们进行工作时,还应规定每一个刀齿的进给量,即后一个刀齿相对于前一个刀齿的进给量,单位是mm/Z(毫米/齿)。 显然 mm/s或mm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