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问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问题
浙江省湖州中学 李连方
一.学情分析
本人任教的两个班级均侧文,数学基础较薄弱.学生已基本掌握利用导数对常系数的单调区间求解,但是对含参数单调性问题常常一筹莫展,找不到分类的标准或者分类不合理、不完整.
二.教学目标
用导数讨论函数的单调性,是运用导数解决函数的极值、函数的最值的基础,所以本节复习课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和导数的关系,会用导数讨论含参函数的单调性,让学生理解含参函数单调性问题实质是解不等式问题,而解不等式问题实质是根的问题.其次,逐步使学生意识到要合理准确地分类讨论问题,体会到分类讨论思想就是当问题所给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就需要地对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得出结论,然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其实质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积零为整”.在分类讨论时,时刻注意:一要分类对象确定,标准统一;二要不重复,不遗漏;三要分层次,不越级讨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使学生明确产生分类讨论的标准,能合理、准确和完整地进行分类讨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分类标准难以把握,本节课试图从方程的根的角度来突破难点.
四.教学设计
【例1】(《创计新设》第42页)已知函数,.
(Ⅰ)当时,求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分析:(Ⅰ)略;(Ⅱ)由题意得,
其中根为或.
①当时,若,则;若,则.
所以当时,函数f(x)在区间上为减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
②当时,当或时,;当时,.
所以函数在区间与上为减函数,在上为增函数.
【设计意图】1.让学会认识到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等问题,最终归结到判断的符号问题上,而或,最终可转化为解不等式问题.若含参数,则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常常涉及到参数的讨论问题;
2.让学生体会解不等式实质在解不等式对应的方程的根.
【例2】(2008年浙江省高考试题改编)已知是实数,函数.
(Ⅰ)讨论函数的单调区间;
分析:函数的定义域为,
,其中方程根为.
①若即,则,有单调递增区间;
②若即,则当时,,当时,.
有单调递减区间,单调递增区间.
【设计意图】1.让学生意识到函数的单调性、最值、极值等函数性质问题时,必须优先考虑函数的定义域,并在解题时时刻注意其定义域;
2.让学生体会到讨论单调性的基本步骤:一看定义域;二算方程有无根(在实数范围);三思在所给函数定义域内有无根.
【变形】已知是实数,函数,.讨论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设计意图】让学生板演和自主练习,能更好地使学生巩固如何把握分类讨论标准,让学生进一步领会分类讨论的思想.
【例2】(Ⅱ)设为在区间上的最小值.求的表达式.
(Ⅱ)分析:函数的定义域为
,其中方程根为.
①若即,在上单调递增,所以.
②若即,在上单调递减,所以.
③若即,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
综上所述,
【设计意图】由于浙江省高考中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最常出现的问题是最值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单调性的讨论是求解最值问题的关键.
【例3】(《创计新设》第42页)设函数,其中为常数.
(Ⅰ)若,求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分析(Ⅰ)略;
(Ⅱ)函数的定义域为,
,其中,
对应方程,
①显然当时,故,此时有单调递增区间;
②若即时,恒成立,故,此时有单调递减区间;
③若即且时,设,.
(i)当时,由韦达定理知,,
故当或时,有;当时,有.
故有单调递减区间和,单调递增区间.
(ii)当时,注意当函数的定义域为,显然,故函数有单调递增区间.
综上可得:
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故有单调递减区间和,单调递增区间.
【设计意图】1.让一部分优秀学生能掌握较为复杂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分类,学会层层分类,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其中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分类标准一:首先判断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目的是讨论不等式是否为二次不等式;分类标准二:二次项系数的正负,目的是讨论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分类标准三:判别式的正负,目的是讨论二次方程是否有解;分类标准四:两根差的正负,目的是比较根的大小;
2.强化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问题常常采用数形结合和韦达定理,渗透利用图像解不等式的方法.
3. 让学生反思答案中为什么会出现当“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增”.事实上利用复合函数可以得到当,一定单调递增,所以在解题仅仅需要考虑,从而简化计算.进一步可以引导学生判断单调性不要局限于导数,不盲目地使用导数,在解题时时要善于分析问题,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问题.
【备用】已知函数 ().若函数f(x)在区间上不单调,求的取值范围.
分析:由题意得,因为函数在区间上不单调,所以方程在上有实数解,且无重根.
或,解得
另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