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学 习 要 求
1 了解机体的能量来源和去路。
2 了解能量代谢及其测定原理;熟悉食物的卡价、氧热价和呼吸商;了解临床应用的简化测算方法;了解能量代谢的衡量标准,熟悉能量代谢的影响因素;熟悉基础代谢率。
3 熟悉体温及其正常变动。
4 熟悉产热、散热过程及它们的调节反应。
5 掌握体温恒定调节过程。
各 型 试 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 机体70%的能量来自:
A 糖的氧化 B 脂肪的氧化
C 蛋白质的氧化 D 核酸的分解
E 脂蛋白的分解
2 能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A 磷酸肌酸 B 三磷酸腺苷(ATP)
C 葡萄糖 D 环磷酸腺苷
E 脂肪酸
3 临床上用简便方法测能量代谢时,必须测定的数据是:
A 食物的卡价 B 食物的氧热价
C 呼吸商 D 单位时间内耗O2量
E 体重
4 体内能源的主要贮存形式是:
A 肝糖原 B 肌糖原
C 脂肪 D 蛋白质
E 葡萄糖
5 机体在一段时间内避免作外功,当体重不变时,其消耗的能量最终都转变为:
A 热能 B ATP
C 脂肪 D 电能
E 糖原
6 食物的氧热价是指:
A 1g食物氧化时消耗的O2量
B 某物质氧化时,消耗1升O2所产生的热能
C 1g食物氧化时所产生的热能
D 1g食物氧化时所产生的CO2量
E 以上都不是
7 能量代谢率的衡量标准是:
A 体表面积 B 体重
C 身高 D 性别
E 年龄
8 对能量代谢影响最为显著的是:
A 进食 B 肌肉活动
C 环境温度 D 精神活动
E 性别
9 机体安静时,能量代谢最稳定的环境温度是:
A 0~5℃ B 5~10℃
C 15~20℃ D 20~30℃
E 30~35℃
10 进食后,使机体产生额外热能最多的是:
A 糖 B 脂肪
C 蛋白质 D 混合食物
E 维生素
11 能量代谢率的表示单位是:
A kJ/(kg·h) B kJ/(cm·h)
C kJ/(m2·h) D kJ/kg
E kJ/h
12 呼吸商是指同一时间内:
A 耗O2量/混合食物 B 混合食物/耗O2量
C 耗O2量/CO2产生量 D CO2产生量/耗O2量
E CO2产生量/非蛋白食物
13 基础代谢率的正常变化百分率应为:
A ±25% B ±20%
C ±15% D ±30%
E ±5%
14 人体基础代谢率:
A 与体重成正比 B 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C 与身高成正比 D 与身高×体重成正比
E 与体重×体表面积成正比
15 基础代谢率常用于下列什么病的诊断?
A 垂体功能低下 B 甲状腺功能亢进和低下
C 肾上腺皮肤功能亢进 D 糖尿病
E 肥胖病
16 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条件,错误的是:
A 清醒 B 静卧
C 餐后6h D 室温25℃
E 肌肉放松
17 体温是指:
A 体表的平均温度 B 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C 体表和深部的平均温度 D 胸腔内的平均温度
E 腹腔内的平均温度
18 体温的昼夜间波动不超过:
A 0.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