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本章检测2(新人教必修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年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本章检测2(新人教必修三)
一、选择题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汽车产业转移的趋势加大,读下图完成以下2题。
我国和部分国家的乘用车普及率(1995年) 我国汽车销售量的增长
1.跨国公司将汽车厂设置在中国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中国投资环境改善,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降低
B.跨国公司所在国汽车市场饱和,开辟国际市场的需要[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C.我国汽车研发与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汽车工业的迁出地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2.有关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A.发达国家和地区原主导产业移出,肯定会削弱该地区的经济实力
B.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转入可以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C.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经济结构,但不会改变区域的地理景观[来源:Z#xx#k.Com]
D.对迁入地而言一定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下图表示我国某工业公司向异国发展的过程。a、b、c三国l阶段,该公司将国内生产的产品销往a、b、c三国;第Ⅱ阶段,该公司分别在a、b、c三国投资设厂,以避开贸l6~题。
3.影响该种工业生产布局的重要区位因素是 ( )
A.劳动力 .原料
C.市场 D.动力
4.根据生产布局的这种变化可以推测,该公司在第l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 ( )
A.品牌优势 B.成本优势
C.管理优势 D.技术优势
5.该公司为我国和a、b、c三国所设计的产品具有差异,这是因为它们 ( )
A.劳动力性质的地理差异 B.生产能力的地理差异
C.管理水平的地理差异 D.市场需求的地理
6.一旦关税等贸易壁垒降低,该公司还会继续保持在a、b、c三国的生产布局,因为它仍然有利于 ( )
A.利用廉价劳动力 、
B.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
D.降低原材料消耗
国家“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川气东送”工程开工建设。“川气东送”是继西气东输之后我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西起四川达州市,途经六省两市,干线长度1700千米。“川气东送”可被列为继三峡、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工程之后的第五大工程。到2010年,中石化每年将往上海输送19亿立方米天然气。据此回答以下2题
7.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
①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方便 ②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 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④供气来源地更多,供气更稳定 ⑤运输线路短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8.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B.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经济的发展
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
当前,全球服务外包正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浪潮,也是完成题;
9.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第一骱段转移的最主要国家区位因素是 ( )
A.工业基础雄厚 B.大廉价劳动力
C.便利的交通 D.教育水平较高
10.中国正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之一,其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 )
A.IT产业迅猛发展 B.自然资源丰富
C.便利的交通 D.消费市场广大
3题。
11.[来源:学*科*网]12.13..长株潭城市群位于以长江三角洲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和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内,在接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时区位优势明显,试分析长株潭城市群承接珠江三角洲玩具制造业和长江三角洲飞机制造业的可行性,并说明理由。
.
我国某自然资源的区域调配如右图所示(线条粗细表示运输量相对大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自然资源是________。
(2)该资源在我国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3)据图可知,该资源主要从________输往珠江三角洲和____。
(4)简要说明该资源大量输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原因和运输方式。
(5)该资源的输入对珠三角地区有何影响?
1.C 2.B
3.C4.B5.D6.B7.[解析] 沿线经过了华中和华东经济较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主要经过的地区有四川盆地东侧、长江中下游平原等;与新疆至上海的线路相比,该线路明显较短。
[答案] C
8.[解析] 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自身能源量很少,对能源的需求量很大;两个西气东输工程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其能源短缺问题。
[答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