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东汉的建立与衰亡课件北师大版.ppt

发布:2017-07-06约1.84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自主学习 完成《同步》P54 “自主先学”内容的填写!归纳出东汉衰亡的原因。 *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有哪些? 1、削弱封国势力 2、加强监察制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上: 1、推行官营专卖 垄断鱼盐之利 2、严禁私铸货币 经济上: 董仲舒 颁布“推恩令 ” 主父偃 中央:司隶校卫 地方:刺史 政治上: 第14课 东汉的建立与衰亡 1、西汉末年,政治腐败,公元9年,外戚_____夺取政权,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2、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______,史称东汉。刘秀即_______。他建立东汉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促进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___________”。 3、东汉后期,______势力膨胀,他们之间形成不同的集团争权夺利,使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同时,________ 与________相互倾轧残杀,使社会长期动荡混乱。 4、东汉后期, ______起义猛烈冲击了豪强地主庄园,东汉土崩瓦解,名存实亡。 王莽 洛阳 光武帝 光武中兴 豪强 外戚 宦官 黄巾 自主先学 西汉灭亡 王莽 西汉灭亡时间: 事件: 公元9年 王莽建立新朝 东汉的建立 刘秀(公元5-公元57),字文叔,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身于河南南阳郡的地方豪族。九岁时,父亲病故,由叔父抚养成人,叔父罢官后回乡以耕种为生。曾到都城长安,进入太学求学,高才好学,深受南阳士大夫们的器重。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公元25年 洛阳 刘秀(光武帝) 速读课文回答: 汉光武帝在哪些方面调整了统治政策?可分为哪几条?每一项措施分别有什么效果? 1、释放奴婢 。增加了劳动力 、缓和了社会矛盾。 2、三十税一。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3、加强中央集权、防范割据混战。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等 光武中兴 ——刘秀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文物解读“光武中兴” 以其滑稽、喜乐的形象,浓缩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局面下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 汉说唱俑(四川成都出土) 1、统治者都善于吸取前期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 2、统治者善于用人; 3、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4、行之有效的政策长期坚持,有持续性和稳定性。 5、统治者个人的励精图治。 合作探究 “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盛世局面的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1、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 东汉后期的社会动荡 快速阅读p72——73页第二目内容,归纳东汉后期社会动荡的原因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权 社会长期动荡混乱 东汉后期的社会动荡 皇帝 即位年龄 和帝 10岁 殇帝 1岁 安帝 13岁 顺帝 11岁 冲帝 2岁 质帝 8岁 桓帝 15岁 灵帝 12岁 少帝 17岁 献帝 9岁 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东汉王朝走向衰败 东汉后期的社会动荡 黄巾军起义 时间: 184年 领导者: 张角 结果: 失败 影响: 猛烈冲击了豪强地主庄园,缓解了土地兼并的趋势。使腐朽黑暗的东汉朝廷,也从此土崩瓦解,名存实亡。 黄巾起义 东汉建立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农民被迫逃亡,大小起义不断;外戚与宦官专权,使社会长期动荡混乱,加深人们苦难;政治极端腐败,皇帝公开卖官鬻爵 领导人:结果: 影响: 猛烈冲击了豪强地主庄园,缓解了土地兼并的趋势。使腐朽黑暗的东汉朝廷,也从此土崩瓦解,名存实亡。 黄巾起义 东汉的建立与衰亡 西汉灭亡 时间:公元9年,王莽篡权建 “新”朝 本课小结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公元25年 洛阳 刘秀(光武帝) 张角 失败 原因: 【1】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A 当堂检测 【2】动摇了东汉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是( ) A.黄巾起义 B.州牧割据 C.宦官专权 D.光武中兴 A ○ ○ ○ ○ ○ 前202---9年 25—220年 西汉 东汉 西汉 东汉 西汉 东汉 3、下列三幅西汉和东汉关系图中,哪一幅是正确的? 前202---220年 前202---220年 A B C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