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并行处理和多处理.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并行处理技术和多处理机
6.1 概述
6.2 并行处理技术的发展
6.3 SIMD并行处理机
6.4 多处理机结构
6.5 多处理机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一致性
6.6 并行处理软件
6.5 多处理机举例
本章重点书P252 6.1~6.9
6.1 概述
一 并行性概念
并行处理是一种有效的强调开发计算过程中并行事件的信息处
理方式.
在数值计算,数据处理,知识处理或人工智能求解过程中,可
能存在某些能同时进行运算或操作的部分。
同时性(simultaneity):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
刻发生在多个资源中。
并发性(concurrency):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
间间隔内发生在多个资源中
在同一时刻或同一时间间隔内完成多个性质相同
或不同的任务
二. 并行的等级和分类
1.从计算机信息加工步骤和阶段看,并行性等级可分为:
存贮器操作并行并行存贮器系统和以相联存贮器为核心
构成的相联处理机。
处理器操作步骤并行可以是一条指令的取指、分析、执
行等操作步骤,也可以是具体运算。
处理器操作并行为支持向量、数组运算,可以通过重复
设置处理单元进行,如并行处理机
指令、任务、作业并行称为较高级并行,属于多指令流
多数据流计算机。
2. 从系统结构发展看:
高性能的单处理机,SIMD并行处理机,多处理机,多计算机系统
非冯.诺依曼计算机(属于多处理机系统)
3. 程序划分和粒度
并行性的开发还可以按程序大小划分不同粒度的开发方式。
我们先来介绍两个概念:
颗粒规模 (grain size)或粒度 (granularity) 是衡量
软件进程所含计算量的尺度。测量方法是数一下颗粒 (程序段
)中的指令数目。一般用细、中、粗来描述,
时延- (TC )是机器各子系统间通信开销的时间量度。如:存
贮时延是处理机访问存贮器所需时间;同步时延是两台处理机
互相同步所需的时间。
并行性粒度:每次并行处理的规模大小。用字母G表示
G=TW/TC
TW:所有处理器进行计算的时间总和;
TC:所有处理器进行通信的时间总和。(设系统共有P个处理
器)
当TC较大时,通信量大,则G 较小处理粒度较细。反之对于
粗粒度的并行,通信量较小。
级5 作业级(程序)
粗粒度
任务级 (过程或程
级4 序段)
中粒度
通信需求与
子任务级(例行程
调度开销 级3
序,或子程序) 并行程度
循环或递归循环
级2
细粒度
级1 指令或语句
五种程序执行级别体现了不
同的算法粒度规模以及通信和控
现代计算机程序运行并行性级别
制要求的变化。级别越低,软件
进程的粒度越细。一般情况,程
序可在这些级别的组合状态下运
行。
(1 )指令级:并行性发生在指令内部微操作之间或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