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邓小平》观后感.pdf

发布:2017-05-24约2.5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邓 小 平 观 后 感 《邓小平》观后感 看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后,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我是中国人 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深深地被这句话感动着。 在物欲横流、人与人之间冷漠疏离的现代社会,当我们再回头缅怀先贤、领 袖和伟人时,不禁有些羞惗与惭愧。我们的脚步早已经迈进了新的千年,历史却 在远离我们而去,只是对某些人和事的记忆不会随时间湮灭。正如邓小平。 邓小平,默念几声“邓小平”,这个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名字,这个被称 为“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的邓小平,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个有着慈祥和蔼笑容、 沉默寡言而又处惊不变、常常一语中的的老人,那个生性达观、襟怀坦荡而又委 曲求全、愈挫愈奋、不屈不挠的青年,那个遭受失学、失业、饥饿的打击而又自 强不息的少年。然而也这是这个看似平凡却伟大的人,是他设计了中国现代化建 设的宏伟蓝图,是他带领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是他带领中国走出阴霾步入希 望。他的伟大不能用言语来表达,他的功绩人们会永远记在心中。读读邓小平, 也许可以给以我们这些青年带来一些启发,一些感悟。 邓小平的革命生涯波澜壮阔,又富有传奇色彩。最传奇的要属他的三起三落。 第一落一起 邓小平遭到的第一次批判,发生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1933 年,由于他坚持从实际出发,执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反对“城市中心 论”,被临时中央作为“江西罗明路线”代表人物之一而打倒。这样的政治磨难, 并没有使邓小平屈服和消沉。他的才能,依然受到很多同志的赏识。当年夏天, 邓小平就告别宁都,到瑞金当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去了。 第二落二起 1966 年春天,“文化大革命”爆发了。邓小平被撤销一切职务, 但保留了党籍。这是他一生中第二次被打倒,距离他 1933 年在中央苏区第一次 遭受挫折,已经 30 多年了。1973 年 3 月 10 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恢复邓 小平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邓小平复出了!西方 一家媒体就此形象地称他为“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 第三落三起 1976 年 邓小平被指控为“天安门事件总后台” 第三次被打 倒,离他第二次复出仅 3 年时间。1976 年随着“四人帮”被粉碎,始终乐观地 相信未来的邓小平,也迎来了政治生涯的又一次转机。12 月 14 日,在叶剑英等 人的努力下,中央作出决定,恢复邓小平看文件。1977 年 7 月召开的中共十届 三中全会上,让邓小平的职务全部恢复。 这三落三起正是发生在人生中青年到中年最鼎盛的阶段里,尤其是文革期间 邓小平默默地承受着抄家和批斗,全家人都在他的沉默中得到力量,相互帮扶, 苦熬着岁月。1969 年 10 月,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 当时邓小平成了全家惟一的壮劳力,那双曾经指挥千军万马的大手,在家里尽干 劈柴、砸煤、洗工装等重体力活。朴实、厚道的人们在邓小平住处和工厂之间开 出了一条近道,65 岁的邓小平,不分刮风下雨,每天都在这条小路上往还。在 这条坎坷的小道上,邓小平走了 3 年。正像人们后来意识到的那样,他在这条路 上也思考了 3 年。有人说,中国后来发生的许多事情,就是从这条小道延伸出来 的。 正如邓家老宅子正屋门前那副长联上所写的那样:“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 灵生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 物华。治于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邓小平在平常人的老年阶段开 始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 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 一理论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 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也证 是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的思想让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同时,他又十分有创新精神,才有后来的一国两制,才让香港和平回到中国。 江泽民在仪式上说:“历史将会记住提出‘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邓小平先生。 我们正是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明的方针,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 港问题,终于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 毋庸置疑,中国现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正在大国崛起的世界地位,这一切 和邓小平这位被称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伟人有着直接的关系。邓小平的“三落 三起”可谓是能屈能伸,坚韧不拔;其“拨乱反正”也验证了其力挽狂澜的宏伟气 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