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心得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
計畫編號
NSC98-2218-E-002-035
計畫名稱
大腸直腸癌幹細胞偵測技術之開發與新型毒殺技術之研究
Development of the innovative detection and killing strategies for colorectal cancer stem cells
出國人員姓名
服務機關及職稱
林慧如 HUEI-RU LIN
台灣大學醫學工程學研究所, 碩士生
會議時間地點0911
Kyoto
會議名稱
2010 WMIC 世界分子影像研討會
World Molecular Imaging Congress
參加會議經過
會議時間為2010.09.08~.2010.09.11,為期四天。
與會心得
2010年World Molecular Imaging Congress於日本京都的國際會議中心(Kyot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盛大舉辦,該國際會議中心同時也是1997年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的簽訂地點。自9月8日開幕為期四天的研討會每天都安排了Poster的展示競賽,以及各種主題的Educational workshop與Oral presentation,內容相當豐富充實。
議題部分延攬了與分子影像相關的各種基礎研究,以及分子影像於臨床醫學、學術研究上的應用。囊括(1)各種Imaging modality (Ex. MRI、CT、US…)的儀器進展暨應用,在此議題中亦包含大、小動物模型(animal model)的建立,並分享目前在各種臨床前研究上應用情形,這部份對於實驗室建立大腸直腸癌幹細胞小動物模型有很大的幫助。(2)在各種分子影像探針的設計議題中也顯示未來多功能的分子影像探針將會是一大焦點,發展可結合功能性與解剖性的影像資訊、或使分子探針除了可以進行疾病診斷外,更具備標靶治療的能力,奈米科技(Nanotechnology)在這裡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此議題對實驗室而言可以提供我們未來在奈米藥物研究上的參考,也可與實驗室長期致力的光動力診斷治療做進一步結合。(3)眾多議題中的另一重點便是癌症幹細胞(cancer stem cell)的偵測、診斷與消滅,這部份也與我們實驗室另一研究主軸不謀而合,經由研討會聽取許多寶貴的研究經驗,提供我們針對人類大腸直腸癌幹細胞進行診斷與治療研究上的有力資源。分子影像融合傳統醫學影像的優勢,又更深一層讓人看到疾病的分子層次,有助於癌症與各種疾病的早期診斷與標靶治療,甚至是進行個人化治療,必定可成為未來臨床醫學研究與應用上的一大利器。
最後,非常慶幸自己能有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赴日本參與WMIC,從世界各地前來與會的大學者及研究人才豪不吝嗇地分享他們在其專業領域上的研究與心得,提出許多寶貴的見解,都可作為未來在醫學影像或疾病診斷、治療上進一步研究的參考與靈感來源。除此之外,也讓我有機會見識到日本千年古都-京都的文化氣質,以及漫步在歷史古蹟中的魅力,此次日本之行讓我不管在知識或是身心都獲得正面能量的薰陶。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
計畫編號
NSC98-2218-E-002-035
計畫名稱
大腸直腸癌幹細胞偵測技術之開發與新型毒殺技術之研究
Development of the innovative detection and killing strategies for colorectal cancer stem cells
出國人員姓名
服務機關及職稱
李佳穎 CHIA-YING LEE
台灣大學醫學工程學研究所, 碩士生
會議時間地點0911
Kyoto
會議名稱
2010 WMIC 世界分子影像研討會
World Molecular Imaging Congress
參加會議經過
會議時間為2009.09.08-09.11,為期四天,我們參加了前三天的議程。
與會心得
生物醫學的研究過去往往只能透過定時犧牲老鼠來了解想要知道的事情。除了十分bloody外,也因為不同個體的差異,常常不能得到一個確切直接的證據。透過分子醫學影像的發展,研究人員可以即時觀察LIVE的狀況,也可以完全去除掉個體差異造成的誤差。在這次的conference中,我看到了分子影像醫學確實是一門整合的科學,除了臨床研究人員外,還要化學化工領域的人才、生物領域的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