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_T 674-2018 刨花楠栽培技术规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65.020.01
B 30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674—2018
代替DB36/T 674-2012
刨花楠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afforestation of Machilus pauhoi
2018 - 11 - 28 发布 2019 - 06 - 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674—2018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 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6/T 674-2012 《刨花楠栽培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36/T 674—2012相比,主要变
化如下:
——将播种苗改为大田苗;
——根据坡度调整了整地要求;
——将混交比例确定为1:1 或2:1,抚育间伐株数作了相应调整,调整了纯林造林的株行距和间伐
保留株数等;
——删除了检查验收内容。
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农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永新县七溪岭林场、婺源县生态林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露、钟全林、胡松竹、吴南生、赖猛、易敏、杜天真、贺立中、李桂盛、肖
水清
本标准代替的版本:DB36/T 674-2012。
II
DB36/T 674—2018
刨花楠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刨花楠的造林地选择、苗木质量、造林整地、造林方式、栽植和抚育管理等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合于刨花楠造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LY/T 1706 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3 造林地选择
海拔200m~600m 的低山丘陵中下部,土层厚度>80cm,腐殖质厚度>15cm,疏松、湿润、排水良
好的红壤、黄红壤、黄壤,宜选择半阳坡。北风口、低洼积水地、山脊不宜作造林地。
4 苗木质量
1.5a生Ⅰ级、Ⅱ级大田苗或合格容器苗。
5 造林整地
5.1.1 造林地清理
采用全面劈山,将杂灌清除下山。
5.1.2 整地
坡度25°以下,采用水平带整地,带宽1.2m,内低外高,深挖30cm~40cm后打穴,穴规格为
40cm×40cm×40cm;坡度25°以上的造林地,采用穴状整地,穴规格为50cm×50cm×40cm,挖穴后表土回
穴。
6 造林方式
6.1 混交林
1
DB36/T 674—2018
刨花楠为主要树种,宜选择杉木、湿地松、木荷、枫香等树种为混交树种,纵向带状混交,混交比
例为1:1或2:1,株行距2m×2m,初植密度167株/667m2 。
6.2 纯林
2
株行距2m×2.5m,初植密度133株/667m 。
7 栽植
7.1 栽植时间
春季造林(不宜冬季造林,苗木易受冻害),2月~3月上旬苗木萌动前进行,选阴天或小雨天栽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