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专业知识更新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利专业知识更新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新知识发展大水文——参加水利专业知识更新培训班心得12月6日至12日,我有幸作为XX水文局的一员,参加了在河海大学举办的水利专业知识更新培训班。虽然培训时间短暂,收获却很丰富。受益不但体现在学习到的水利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培训班所传递的一些新思路、新理念。通过学习,我大大地拓宽了视野半径,拓展了工作思路,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河海大学教授的授课,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勾勒了一副中国当代水利发展的前景图。一方面,加深了我对当前水利水文形势与任务的认识,进一步理解省局党委提出的“植根水利、服务社会,急水利所急、想社会所想,坚定不移走大水文发展之路”理念的前瞻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我们要认清现实,转变观念,找准角色定位,加强科学管理和体制建设,提升水文服务能力,为经济社会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印象最深的是河海大学博导崔广柏教授讲授的课程《新时期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战略思考》,他提出新时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核心问题是理念的更新,这些理念包括新时期水科学的特征、治水理念的更新、重视水生态、水景观的建设,他们共同构成水安全保障体系。在讲到水科学的多部门特征时,他提出关键就是加强各涉水部门的通力合作,系统地进行水资源科学研究。同时,崔教授提出了水资源管理“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参与”的工作模式。他结合江苏省太仓市的实例,在太仓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已上升为一个政府行为,由市委、市人民政府为组织单位。水资源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有利于水利部门尤其是水文部门提升社会服务面,在水资源保护管理等涉水事务中树立主体地位。同时重视水资源工作中水生态、水景观及水文化建设,践行构建人水和谐的建设理念。水文生乎于水利,离开了水利这个“根”,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水文工作只有立足水利行业,才能拥有面向社会发展的基础。长久以来,水文工作服务对象比较单一,被概括为“防汛抗旱的耳目和参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历史背景的影响,水文行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水文的基础地位日益凸显,他已经由单一测报整算到生命水文、资源水文、生态水文及水文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从主要为防汛抗旱和水利工程建设服务,拓展到为农业、工业、交通、环保、旅游、生态等各个领域及社会公众提供多层次服务,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绿色生态建设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省局党委高瞻远瞩,提出了“大水文”发展思路,给江西水文的发展,规划了一条康庄大道。作为江西水文的一员,我为此感到特别骄傲与自豪。同时,这也给我们带来了压力。随着事业的不断进步,江西水文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临新局面、新任务和新要求。在“大水文”发展思路的引导下,如何开展做好水文工作,是每一位水文职工尤其是年轻的后备干部值得思考的问题。水文要发展,水文要走向现代化,就无法回避对新知识的认识和学习,对新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建立完善的水文管理体制,营造和谐的水文文化。水文事业要取得长效发展,完善的管理体制是重要保障。水文只有融入社会,才能体现价值。要建立省市共管的双重管理体制,使水文工作更好地融入到地方水利工作和经济建设中去。水文文化是水文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体现水文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和谐水文文化是水文职工团结进步的精神力量。营造良好的水文文化氛围,优化文化环境,用水文文化鼓舞人。创建文化情境,用水文文化凝聚人。培育文化素养,用水文文化塑造人。打造文化团队,用水文文化陶冶人。推进水文技术人才建设。水文工作日益信息化、自动化,旧有的生产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发展人才战略,才是水文事业未来的出路。因此,在大力引进应用新型水文设备的同时,要加强水文队伍建设。要把“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作为提高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实现人才资源的对接。近年来,我局每年确定一个主题活动,以主题活动充分发挥现有职工的潜能和作用。并加大力度引进优秀人才,摒弃以前只招收专业水文人才的陈规,大胆引进计算机、化学、文学等专业的大学生,大大提高水文队伍知识层次,更重要的是优化了人员知识结构,提升了水文队伍整体素质。合理地配备水文队伍,为吉安水文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运用水文法律捍卫神圣的水文事业。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是促进水文改革与发展、保障水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次培训,吴志红教授讲授的课程《水利法规与水行政执法》中,她结合水资源管理、水工程建设管理、防汛抗旱、水土保持、水利投资与资产管理工作实例,诠释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规的深层次意义,指导我们用法律的武器维护我们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的颁布对我国水文工作有着深刻影响。该条例的颁布对改进水文工作有着重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