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激励的心理学理论简介.pdf
员工激励的心理学理论简介--第1页
员工激励的心理学理论简介
恰到好处地对员工进行激励,是优秀的领导者卓越领导力的一种表现。任何想长久发
展的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有效激励机制,这不仅是企业面对剧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体制改
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迫切需要。
员工的能力和天赋并不能直接决定其对企业的价值,而其能力和天赋的发挥则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动机水平的高低。无论一家企业拥有多少技术、设备,除非由被激励起工作
动机的员工所掌握,否则这些资源不可能被有效使用。
要想能够合理地对下属进行激励,把握不同类型的激励理论并结合实际情况予以灵活
运用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广泛应用于实践的激励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激励理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决定行为。员工的需要使员工产
生了动机,行为是动机的表现和结果。也就是说,是否对员工产生了激励,取决于激励措
施是否能满足员工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了解员工的需求。
在需求理论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简要概
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内容
需求层次理论将人们的需求大致划分为了以下五个层次:
①生理需要;
②安全需要;
③归属与爱的需要;
④尊重需要;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结论
将需求层次理论运用到管理上,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①员工的内心需要是行为的目的;
②只有当员工的低水平需要首先得到满足后,他们才会有更高水平的需要产生;
③员工某个时间的需求可以满足,但从长期来看,需求是不可能完全被满足的;
④领导者应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并为每一层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激励措施;
⑤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可以同时并存,但有主次之分,因此领导者要了解员工现在哪
1/5
员工激励的心理学理论简介--第1页
员工激励的心理学理论简介--第2页
一层次的需要占主导地位,从而相应地为该层次需要的满足提供条件;
⑥在员工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如果持续刺激,激励效果会递减;
⑦对于薪酬较低的员工,要侧重于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即提高他们的生
存水平);对于薪酬较高的员工,则更需要满足他们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⑧从横向上看,对于同等层次的员工,由于他们的个性和生活环境不同,他们的需求
侧重也有不同,如有些员工很看中物质待遇,有些员工则喜欢娱乐和消遣,还有些员工以
钻研某项技术为乐,工作需求强烈;
⑨随着员工职位的上升,其需求层次也可能上升,进而由外在转向内在。
2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每个人而言,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对于员工而言,消除不满意因素之后并不会必然带来满意的结果;
◆使员工满意的,基本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因素,这就是所谓的激励因素
,诸如工作成就、社会认可和责任等,如果激励因素没有满足,便会引发员工特别地不满
意;
◆使员工不满意的,多是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因素,这就是所谓的保健因素,
诸如薪水、工作条件及工作安全等;
◆某一个因素可能同时既是激励因素又是保健因素,二者存在着重叠;
◆从双因素理论出发,企业或者组织就个体而言应该要不断丰富工作内容,使工作更
有兴趣,更具挑战性,从中获取成就感。就集体而言,要增加个体的自主权,即让员工有
更多的机会参与决策。在管理上要改变人事管理的重心,将传统的重合同、重制度的人事
工作重心转移到重工作设计、重激励因素方面上来。
3ERG理论
◆内容
ERG理论实际上是把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五个层次简化成为了三个,具体包括:
①生存需要;
②互相关系需要,包括爱、归属、宽容以及感动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