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亚胺)二氯化钛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乙烯聚合.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Vol.33 高等 学校 化 学 学报 No.9
2012年9月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CHEMICAL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121~2128
二(茁鄄羟亚胺)二氯化钛配合物的
合成及催化乙烯聚合
1 1 1 2 2
张丹枫 ,孙摇 悦 ,邓筱娟 ,陈摇 谦 ,董宝军
(1.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先进聚合物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大庆 163714)
摘要摇 报道了3个茁鄄羟亚胺配体(2,6鄄Pr C H )N C(Ph)CH CH(Ph)OH(1a), (2,6鄄Pr C H )N C·i i
2 6 3 2 2 6 3
(Ph)CH C(Ph) OH(1b)和(2,6鄄Pr C H )N C(Ph)CH C(C H )OH(1c)及其二(茁鄄羟亚胺)二氯化钛配i
2 2 2 6 3 2 12 8
合物 [(2,6鄄Pr C H )N C(Ph)CH CH(Ph)O] TiCl (2a), [(2,6鄄Pr C H )N C(Ph)CH C(Ph) O] ·i i
2 6 3 2 2 2 2 6 3 2 2 2
TiCl (2b)和[(2,6鄄Pr C H )N C(Ph)CH C(C H )O] TiCl (2c)的合成,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在助i
2 2 6 3 2 12 8 2 2
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作用下,以化合物2b为主催化剂,研究了Al/ Ti摩尔比、反应时间、温度和聚合
压力等对乙烯聚合的影响,发现该催化体系在较宽的反应条件下均可得到很高分子量的聚乙烯,熔点均在
140 益左右. 以化合物2a~2c为主催化剂对乙烯进行催化聚合,发现在茁 碳位上取代基的立体位阻对催化
剂活性有很大影响. 当化合物2b上引入2个苯基取代基时,催化剂显示出最佳催化活性.
关键词摇 茁鄄羟亚胺配体;二(茁鄄羟亚胺)二氯化钛配合物;甲基铝氧烷助催化剂;乙烯聚合
中图分类号摇 O632.12;O614.41摇 摇 摇 文献标识码摇 A摇 摇 摇 DOI:10.3969/ j.issn.0251鄄0790.2012.09.043
基于前过渡金属的非茂金属催化剂,由于其配体结构可设计性强、催化活性高、合成相对于茂金
属催化剂而言较容易等特点,已逐渐成为聚烯烃催化剂领域的研究热点[1~3]. 配体按配位原子的不同
[4]
大致可分为(N^N),(O^O),(N^O)和(N^O^N)等几种结构. 1996年,McConville 研究组 首先报道了
二齿(N^N)Ti催化剂([RN(CH ) NR]TiMe ),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的作用下催化1鄄己烯聚
2 3 2
5
合,催化活性为4郾9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