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指南更新看BB在高血压治疗中地位.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按心血管风险分层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1级高血压 2级高血压 3级高血压 无 低危 中危 高危 1-2个其它危险因素 中危 中危 很高危 3个危险因素 高危 高危 很高危 临床并发症或 合并糖尿病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调脂治疗 危险等级 药物治疗开始值 治疗目标值 [mmol/L(mg/dl)] [mmol/L(mg/dl)] 中危:伴其它危险≥1项 TC ≥6.2(240) TC <5.2(200) LDL-C≥4.1(160) LDL-C <5.2(200) 高危:CHD或CHD等危症 TC ≥4.1(160) TC <4.1(160) 等 LDL-C≥2.6(100) LDL-C <2.6(100) 很高危:急性冠脉综合症, TC ≥4.1(160) TC <3.1(120) 或缺血性心血管病合 LDL-C≥2.1(80) LDL-C <2.1(80) 并糖尿病 注:CHD:冠心病,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如何判断糖尿病、MS、肥胖患者存在交感活性亢进呢?可通过心率来判断。 心率是交感神经张力变化的 “窗口”,心率增快的患者通常存在交感活性亢进。应使用β受体阻滞剂将心率降至合适的范围。在下一位专家的讲课中我们将会探讨何为合适的心率范围。 UKPDS研究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长达20年的随访结果明确指出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包括降低全因死亡率、降低糖尿病相关事件发生率等,因此,对于心率不快的患者,也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改善预后。 * * UKPDS研究20年的随访显示,β受体阻滞剂对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率的影响优于ACEI * 01年的一项研究为了明确在甲亢患者中的交感活性情况,选取了14例新诊断的、未经过治疗的甲亢患者以及14例匹配的健康对照者,测量两组24h尿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结果显示,甲亢患者尿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甲亢患者交感活性较正常人显著升高。 * 一项研究对60例甲亢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6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甲亢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54例(90%),正常对照组心电图异常改变lO例(16.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甲亢患者心电图改变以窦性心动过速,房颤为主。结论是甲亢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多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房颤。 * 200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选取了68例初发甲亢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均在给予甲巯咪唑的基础上,以富马酸比索洛尔(德国默克公司)为治疗组:心率110次/min,给予5 mg,1次/d;心率≥110次/min,给予10 mg,3次/d,疗程4周;以普萘洛尔为对照 组:心率110次/min,给予10 mg,3次/d;心率≥110次/min,给予20 mg,3次/d,疗程同上。结果:2周后,比索洛尔组心率由(121±12.5)次/min减至(82.7±7.5)次/min;普萘洛尔组心率由(118.5±13.8)次/rain减至(95.7±11.5)次/min,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甲亢伴快速心律失常较普萘洛尔疗效显著,既能迅速控制甲亢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又有较好的转律作用。 * * BPLTTC研究了29项随机试验(共162341例患者)中5种降压药(包括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CEI、ARB和CCB)对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 结果显示,β受体阻滞剂可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 * β受体阻滞剂可减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