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中医理论-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大主线的含义 9:心脏线在目星丘出现 口 井 棱形 圆形的 提示肝胆病变 10:心脏线真断 则会离婚 假断则只闹不离 11:头脑线上有鱼的 心 脑 肺都不好 12:手背手足冷 配三阴交 肾俞 放姜艾灸 13:性线末端开叉的易离婚 心包经 心经 肝经 * * * * 经络中医基础 娇芙达美业教育管理培训中心 经脉与络脉 经脉分两大类 1:十二经脉 2:奇经八脉 络脉分三大类 1:十五络脉 2:浮络 3:孙络 心 经 心经主治: 失眠 冠心病 胸闷 心慌 头疼 循行: 从心系上过咽喉 下达目系 下络小肠 从极泉起始少冲终上至于肺横行下出腋窝 。 极泉穴 极泉—冠心病的克星 位置: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取穴方法:手臂张开百分之九十 拇指放于肩上 食指放于腋下 脉搏跳动处就是此穴) 方法:在此穴附近找到条索 来回弹拨 弹拨正确的话 会有触电感 另可艾灸此穴5—10分钟。 少府穴 少府穴—解除你的难言之隐 位置:在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间 握拳时小指间处就是此穴。 作用:对于小便不利 遗尿 阴痒 阴痛有一定的疗效。 方法:平时可用大拇指按揉此穴 也可针灸刮痧。 神门穴 神门穴—您的安神怡心枕 位置:手臂和手掌交接处的腕部(取穴方法:正坐仰掌 腕掌侧横纹尺侧端 屈肌健的凹陷处) 作用:对心慌 心烦 健忘 失眠有疗效 方法:失眠的人可用大拇指的指肚缓慢轻柔的按摩 可艾灸10-15分钟 针灸可改善冠心病患者 缓解心绞痛 少海穴 少海穴-肘关节的保护神 位置:肘关节的内侧 取穴屈肘 肘横纹的内侧端与肱骨连线处的中点处。 作用:对肘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病变有好疗效 方法:疼痛时 先按揉或持续弹拨 可缓解头痛 然后以压痛点为中心轻柔按摩 由肘关节内侧缘尺侧到腕部治疗 往返3-5次 《内经》 记载: 外邪侵犯心经 心经异常 则人的咽喉会很干燥 老是口渴想喝水 心也会感觉到痛 这是臂肩经气厥逆的现象 本经所指的心脏 发生病变 会眼睛发黄 肋胁胀满 胳膊的上臂和小臂内侧后缘会疼痛 也会麻木 手掌心会热 如心血管方面心动过速或过缓 心绞痛 神经 精神方面如神经衰弱 精神分裂等 所过部位方面如肋痛 肘臂痛 常揉本经穴 可缓解肘 颈 臂 腕部劳累疼痛。 心包经 主治 心悸 心前巨疼痛 腋下肿胀 癫狂 胸满胸闷 掌心发热 上臂肘关节痉挛等 循行:从胸中分出横行至腋下胸壁的三寸处(天池)沿胸壁上抵腋下沿上肢内侧中线过肘过腕至掌中(劳宫)循中指出其端 保健穴-内关穴 内关穴-心脏的保护伞 位置:腕横纹上两寸取穴手掌伸开 作用对 心 胸 胃 神经性疾病均有效 可宁心安神 宣痹解郁 宽胸理气 宣肺平喘 缓解心痛 降逆上呕 调补阴阳气血 疏通经脉 方法:一只手的拇指置于另一手的内关 稍向下施压后 保持压力不变 继而旋转 揉动 以产生酸胀感为度 点揉一分钟后 缓缓放松结束治疗 再换对侧 注意按揉时 不可憋气 还可用手掌轻拍内关 坚持一个月左右 呼吸憋闷 心烦 心悸的感觉会消失(另晕车也可用此穴) 中冲穴 中冲-益脑强心的急救要穴 位置:中指末端的最高点处 取穴中指指尖中点处 作用:驱赶疲劳 益脑强心 催眠镇静 中署 昏厥 方法:长期坐电脑旁的工作一族 双手交换揉捏此穴几分比较一下两手的疼痛感 那一面的疼痛明显 说明那一侧的肢体疲劳 就重点揉捏这一侧的中冲穴 睡前捏中冲穴3-5分钟可产生明显的治疗失眠的效果 劳宫穴 劳宫-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特效穴 位置:第2-3掌骨之间 偏于第3掌骨(取穴时 半握拳 中指所指的位置就是此穴) 作用:清心胃之火 对心火内盛 心神被扰 胃火旺盛 心脑血管疾病有效 方法:用一手拇指反复按住另一手此穴或两手半握拳中指尖按压此穴或两手夹一个核桃钢球之类的东西使其在此穴上旋转 按摩会有一种舒坦感 如配合走动或轻柔音乐效果更佳 最佳力度以酸胀感 皮肤微红为好 坐于椅或床上 排除杂念 左小腿至右大腿上 左手轻柔脚踝 用右手拍打左脚掌 同样右侧如此 力稍大 出响声 每天三次 每次100下 可逐加 这是一个自我减压的良穴 《内经》 内经记载: 外邪侵犯心包经 则手心发热 臂肘部痉挛 腋部肿 甚至胸肘胀满 心动过速 面赤眼黄 喜笑不止 心烦心痛 掌心发热 临床上对热扰心神 湿邪气重 从心包经着手 沿此路线按揉敲打 对心脏很好睡前按可缓解失眠 中医认为心包经如阻塞 经络中的组织液流动会出现障碍导致垃圾堆积 长时间下来会形成肥胖 同时心积液越来越多 掉发 心悸气硬 胆怯 体虚乏力 失眠多梦 心律不齐等病发症 肝经 女子以肝为先天之本 男子以肾为先天之本 肝经是保卫国家的将军 主治:肝病 妇科病 乳腺病 循行:起于足大指背毫毛部(大敦穴)沿着行间 太冲上行-内踝(中封)-小腿内侧(三阴交)-上行沿大腿内侧进入阴毛中环绕阴毛-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