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一轮复习化学第十二章第二讲.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了解共价键的形成,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2.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
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4.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5.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1.共价键类型的判断及强弱比较。
2.共价键、范德华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及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对分子、离子立体构型的判断和解释。;一、共价键
1.共价键的本质和特征
共价键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 (电子云的 )。其特征是共价键具有 和 。;2.共价键的类型
;3.键参数
(1)键能: 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 ,化学键越稳定。
(2)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 ,键长越 ,往往键能越 ,共价键越稳定。
(3)键角:在原子数超过 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是描述 的重要参数。; 怎样判断化学键的类型和数目?
提示 (1)只有两原子的电负性相差不大时,才能形成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当两原子的电负性相差很大(大于1.7)时,不会形成共用电子对,这时形成离子键。(2)通过物质的结构式,可以快速有效地判断共价键的种类及数目;判断成键方式时,需掌握:共价单键全为σ键,双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三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二、分子的立体构型与性质
1.杂化轨道理论
(1)概念: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原子内部 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的过程叫原子轨道的杂化,组合后形成的一组新的原子轨道,叫杂化原子轨道,简称杂化轨道。;(2)杂化轨道类型与分子立体构型;2.分子的极性; 根据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否可以判断分子的极性?
提示 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若全部成键,此分子一般为非极性分子;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若未全部成键,此分子一般为极性分子。
如CH4、BF3、CO2等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全部成键,它们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O、NH3、NF3等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未全部成键,它们都是极性分子。;配位键 ;空轨道 ;5.结构和性质; 列举配合物在生产和实验中的重要用途。
提示 (1)湿法冶金;(2)分离和提纯;(3)合成具有特殊功能的分子;(4)检验离子的特效试剂;(5)作掩蔽剂;(6)作有机沉淀剂;(7)萃取分离;(8)作催化剂。;四、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1.概念:物质分子之间 存在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分子间作用力。
2.分类:分子间作用力最常见的是 和 。
3.强弱:范德华力 氢键 化学键。
4.范德华力:范德华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硬度等物理性质。范德华力越强,物质的熔点、沸点越高,硬度越大。一般来说, 相似的物质,随着 的增加,范德华力逐渐 ,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也越大。;5.氢键
(1)形成:已经与 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的 (该氢原子几乎为裸露的质子)与另一个分子中 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称为氢键。
(2)表示方法:A—H…B
说明 ①A、B为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一般为N、O、F三种元素的原子。②A、B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3)特征
具有一定的 性和 性。
(4)分类
氢键包括 氢键和 氢键两种。
(5)分子间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使物质的熔、沸点 ,对电离和溶解度等产生影响。 ;6.相似相溶原理
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 ,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 。如果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 。; 下列事实均与氢键的形成有关,试分析其中氢键的类型。
(1)冰的硬度比一般的分子晶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