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年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doc

发布:2017-07-07约7.26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年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6 页,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 祝 考 试 顺 利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 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答题用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2 分) 三国故事侩炙人口,诸葛大名家谕户晓。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 分) 汉江,一条无法用言语赞美的河流,她用甘甜的乳汁滋润着广袤.( )的土地, 她以独特的地理优势融汇着四方的文化,她更以博大的情怀养育了世世代代繁衍.( ) 生息的襄阳儿女。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人生的征途中,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 B.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C.一提起电影明星赵薇,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那双扑.朔.迷.离.的大眼睛。 D.纪录片《汉江一桥》,精美的画面与地道的襄阳话相.得.益.彰.,情趣横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作家杨绛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B.中国制造要与世界接轨,离不开大师级工匠高超技艺的支撑。 C.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D.汉十高铁全线贯通后,武汉至襄阳的运营时间大概差不多要缩短1 个小时。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 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④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 们的精神高地。 A.③②①④⑤ B.①②⑤④③ C.①⑤③④② D.③⑤①④② 语文试题卷 第2 页 (共6 页) 6.不少名著以写下层人物和他们的生活见长。《童年》就是通过讲述主人公阿廖沙在 中长大的童年生活经历,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 活状况;《水浒》更是塑造了众多的草莽英雄,其中,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 奇色彩的人物是 。(2 分) 7.古诗文默写(每空1 分,共8 分) (1)□□□□□,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苏轼虽两鬓苍白,但并不在意自己衰老,仍怀“□□□□□□□,西北望,射天 狼”的杀敌报国之志。(《江城子·密州出猎》) (4)孔子面对滔滔江水,慨叹时光飞逝:“□□□□□,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5)勇攀登,困难踩脚下,壮志凌云;登高望,万物收眼底,豪情满怀。杜甫在《望 岳》中写出了“A.□□□□□,B.□□□□□”的诗句;王安石在《登飞来峰》 中写出了“C.□□□□□□□,D.□□□□□□□”的诗句——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 分) 8.5 月上旬,离2016 年全国高考不到一个月之际,一个有关调整高考招生计划的消息,引 发了部分高三学生家长的忧虑,他们误以为今年湖北高考将减少省内招生名额,由此置 疑高考公平,甚至有家长计划去上访和游行。如果你是一名正紧张备考的高三学生,你 会怎样劝阻打算上访游行的妈妈?(2 分) 9.走襄阳,开阔视野;游天下,增长见识。班里开展“背起行囊走襄阳”综合性学习活动, 让我们背起行囊一起出发吧!(8 分) 【拟写标语】出发前,班主任做了动员讲话,他说:“襄阳,青山绿水遍布,名胜古迹 众多,民风民俗淳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们背起行囊,行走在襄阳的大地上, 去开阔眼界、累积知识、增长才干吧!”请你依据班主任的讲话,仿照前句,在横线上 补写后句,形成一条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宣传标语。(2 分) 宣传标语:游览青山绿水开阔眼界胜读万卷书, 。 【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班主任设计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开动脑筋再设[来源:学科网] 计一种。(2 分) 活动一:探访名胜古迹 活动二:寻找最美家庭 活动三: 【明辨节日】襄阳地处中华腹地,民风民俗源远流长。在访民风民俗间隙,班上举办“民 风民俗知多少”知识竞赛,为此,语文学习委员收集了四首诗,各涉及了我们民族的一 个传统节日。如果按节令的时间顺序依次排列,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中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