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地图分析与应用.ppt

发布:2017-11-18约7.77千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测量与地图学 第九章地图分析与应用 (7)体积量算 ①解析法:将物体用若干水平面分割,每层当作一个截锥体,顶部视为圆锥体或球体的一部分,用几何方法计算各部分体积,相加即得总体积。 ②微分均高法:将欲求体积范围划分为若干底面边长相等的四棱柱,然后求出每个四棱柱的体积累加和,即得总体积。 图6-24 解析法计算体积示意图 测量与地图学 第九章地图分析与应用 三、图解分析法 ★ 图解法概念定义:以地图为基础绘制图形或派生新图,直观揭示研究对象数量、质量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其他要素关系的地图分析方法称为图解分析法。 ★ 常用的分析图:有剖面图、块状图、三角形图表、拓扑/畸变图、玫瑰图和各种各样的统计图表等。 1.剖面图及其绘制 ★ 剖面图概念:表示沿剖面线地表高程和相关主题变化规律的图形。地形剖面图是绘制其它剖面图的基础。 图6-25 剖面图/断面图示例 测量与地图学 第九章地图分析与应用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①确定剖面线,确定垂直和水平比例尺; ②绘制剖面基线,根据水平比例尺确定剖面线与各条等高线交点在基线上的位置,再根据垂直比例尺确定该交点在垂直方向的端点; ③用光滑曲线将各端点连接成线; ④注记图名、水平和垂直比例尺、剖面线走向、制图者、绘制日期等整饰要素。 图6-26 地形剖面图绘制方法 测量与地图学 第九章地图分析与应用 2.块状图及其绘制 ★ 快状图概念:是倾斜视线下地表的图形与截面表达。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在表现地壳构造与地表要素之间联系方面效果明显。 图6-27 块状图 表示的 河流发 育过程图解图 测量与地图学 第九章地图分析与应用 ★ 块状图绘制方法 ①以等高线地图为基础,绘制方格网; ②将方格网变换为斜方形网格,标出各条网格线与等高线的交点; ③根据等高线趋势,在斜方形网格的水平网格线上绘制地形剖面线; ④对由若干地形剖面线构成的“透视”图形骨架进行整饰,完成块状图。 图6-28 块状图绘制过程与步骤图解 测量与地图学 第九章地图分析与应用 3.三角形图 反映主题要素空间结构和变化趋势的图表。 4.相对位置图 又称拓扑图或畸变图。由规则几何图形构成,图形之间相对位置与实际空间相对位置保持一致,图形面积则与某种数量指标相关联,具有很强的对比性。 图6-30 相对位置图 图6-29 三角形图 测量与地图学 第九章地图分析与应用 四、地图数理统计法 ★ 概念定义:是以地图上表示现象的统计数量特征进行分析,通过一定数量的分析观察,透过众多偶然因素来阐明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主要研究它们在空间分布或一定时间范围内存在的变异,从中找出事物内在规律性的地图分析方法。 ★ 基本统计分析法:基本统计分析是计算分析平均值、中位数、众数值、百分位数等集中趋势的统计特征值,以及计算分析极差、四分位偏差、标准差、方差等离散程度的统计特征值的方法。 ★ 地理相关分析法:研究各地理现象之间相互关系和联系强度度量指标相关性的一种方法。在多元统计分析中,主成分分析是主要的分析方法。 测量与地图学 第九章地图分析与应用 五、地图数学模型分析法 ★ 概念定义:是利用地图数学模型抽象概括描述制图对象的性质,配合地图数字模型(地图数字信息的集合)进行区域地理研究的图上分析方法。 ★ 模型分析实例:数字高程模型(DEM) 。 高度/m 图6-31 DEM图(左图:福建泰宁样区;右图:甘肃天祝县) 测量与地图学 第九章地图分析与应用 第三节 地形图野外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topographic Map in Field) 一、准备工作 明确野外工作的任务,在了解工作区域地理概况的基础上,制定野外工作计划,包括: 组织准备:确定人数、分组和管理制度; 物质准备:野外工作必需的工具和生活用品(罗盘、高度表、手持GPS、简易测量与绘图工具等); 资料准备:地形图,接图表,遥感图像及有关文献资料,以及对资料的整理、评价和加工。 测量与地图学 第九章地图分析与应用 测量与地图学 电子教案 第 1 章 现代地图学引论 第 六 章 地图分析与应用 测量与地图学 第九章地图分析与应用 第六章 地图分析与应用 本章要点 讲述地图分析应用目的与评价标准、原理和方法,工作地图选用与分析方法(包括阅读、量算、图解、数理统计和数学模型等分析),地形图的野外应用,地图在各学科/领域/部门中的应用。 基本概念 地图信息,地图分析,地图应用,地图分析应用目的,分析应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