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章理气剂.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一章 理气剂 2.适应病证 ⑴气滞证 ⑵气逆病证 3.分类 行气 --气滞证 降气 --气逆证 6.使用注意 ⑴应辨清气病之虚实。 ⑵辨清有无兼夹,分清主次。 ⑶应中病即止。 ⑷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或妇女适值经期者,亦应慎用,孕妇则不宜使用本类方剂。 第一节 行气 四 逆 散 《伤寒论》 方 解 加减变化 ?咳者 加五味子、干姜以温肺散寒止咳; ?悸者 加桂枝以温心阳; ?小便不利者 加茯苓以利小便; ?腹中痛者 加炮附子以散里寒; ?泄利下重者 加薤白以除下重; ?气郁甚者 加香附、郁金以理气解郁; ?有热者 加栀子以清内热。 ⑴组成、功效、主治。(注意后世在疏肝理脾,调和肝脾方面的发展和运用。) ⑵理解柴胡与芍药、柴胡与枳实、芍药与枳实的基本配伍意义。 [歌诀]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 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香附 川芎 苍术 栀子 神曲各等分(各6-l0g) 气郁所致之六郁证。 越鞠丸 香附 川芎 栀子 苍术 神曲 重点: 1.组成、功用、主治、方解。 2.方中为何不用祛痰药? [歌诀] 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湿食因; 香附芎苍兼栀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瓜蒌实一枚(24g) 薤白半升(12g) 白酒七升(适量) 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胸中气滞——胸中闷痛,或胸痛彻背, 痰浊内阻—— 喘息咳唾,短气, 肺气不宣—— 苔白腻,脉沉弦 【病机】 胸阳不振,痰阻气滞 【方解】 君:瓜蒌实 ─ 理气宽胸,化痰散结 臣:薤 白 ─通阳散结,行气止痛 佐:白酒 ─ 行气活血, ? 增薤白行气通阳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胸痛,喘息短气,苔白腻,脉弦紧。 2.临证加减: 寒邪较重:加干姜、桂枝、附子 气滞甚:加厚朴、枳实 兼血瘀:加丹参、赤芍 附 方 瓜蒌薤白半夏汤 :瓜蒌实一枚(24g) 薤白三两(9g) 半夏半升(12g)白酒一斗(适量)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宽胸。 主治:胸痹(痰浊较盛者)。胸中满痛彻背,背痛彻胸,不能安卧者。 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四枚(12g) 厚朴四两(12g) 薤白半升(9g) 桂枝一两(6g) 瓜蒌实捣,一枚(24g) 功用:通阳散结,下气祛痰。 主治:胸痹(气结较盛者)。气结在胸,胸满而痛,心中痞气,气从胁下上逆抢心,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桂枝汤均有瓜蒌、薤白,皆具通阳散结,行气祛痰的作用,可治疗胸阳不振,痰阻气滞之胸痹。但 瓜蒌薤白白酒汤是通阳散结,行气祛痰的基本方剂,适用于胸痹而痰浊气滞较轻者; 瓜蒌薤白半夏汤又增半夏,则祛痰散结之力较大,适用于胸痹痰浊较盛,以胸痛彻背,背痛彻胸,且不能安卧为证候特点; 枳实薤白桂枝汤舍去方中白酒,复增桂枝、枳实、厚朴三味,善下气降逆,行气除满,适用于胸痹而气结较甚,以胸痛痞满,气从胁下上逆抢心为应用要点。 重点: 瓜蒌和薤白的配伍。 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 半夏一升(12g) 厚朴三两(9g) 茯苓四两(12g) 生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 行气散结 降逆化痰 梅核气之痰气互结证。 痰气互结于咽喉:咽中如有物阻,吞咽不下, 咯吐不出,苔白腻,脉弦滑 肺胃气机不畅:胸膈满闷,或咳,或呕 ? 【病机】 痰气互结于咽喉。 情志不遂 肝气郁结 肺胃失于 痰气相搏 宣降津液 凝聚为痰 逆于咽喉 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 胸膈满闷,或咳,或呕 苔白润或白腻,脉弦或弦滑 【方解】 君:半夏 ─ 化痰散结,降逆和胃 厚朴 ─ 行气开郁,下气除满 厚朴配半夏,一行气滞,一化痰结,以达行气化 痰散结之功。 臣:茯苓─健脾渗湿,助君化痰 苏叶─宣肺疏肝,助厚朴宣通郁气 ? 佐:生姜─温胃和中降逆,并解半夏之毒 制方特点: 方中半夏、生姜、茯苓,有仲景小半夏加茯苓汤之意,重在化痰;厚朴、苏叶,功在理气。二者相伍,使痰化则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