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沧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保水剂在杨树栽植中的应用试验
张 彦 波
建平县白山林场
摘要:用不同含量的保水剂(浓度分别为0.05%、0.1%、0.2%)进行杨树栽植试验,分别测定苗木成活率、基质含水率及苗木的生长量。结果表明:使用保水剂的苗木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实验,各处理对苗木成活率的影响高度显著,保水剂含量0.1%的处理能得到较高的成活率及生长量。由于保水剂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必须有水可保,试验后未再补水,因此基质含水率变化的差异不大。
关键词:保水剂;杨树栽植;成活率;含水率;生长量
杨树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水在杨树造林初期尤为重要,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保水剂(Super absorbent polymer,简称SAP)是一种高效吸水性树脂,这类物质含有大量结构特异的强吸水基团,在树脂内部可产生高渗透缔合作用并通过其网孔结构吸水。它的最大吸水力高达13—14kg/cm⒉,可吸自身重量的数百至千倍的纯水,并且这些被吸收的水分不能用一般的物理方法排挤出来,但能缓慢释放以供植物利用,因此在节约农林业用水、提高农林作物的种植成活率、促进苗木生长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用不同剂量的保水剂做杨树苗木栽植试验,探讨其在干旱天气下对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实际效用。
1 试验材料和技术方法
1.1试验材料
1)苗木
品种为欧美64号无性系扦插苗,苗龄90d,高28厘米,地径1.0厘米,无病虫害。
2)保水剂
使用的保水剂类型为淀粉接枝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品种为淀粉接枝丙烯酸盐。该产品为白色或淡黄色颗粒状晶体,主要成分为:淀粉18%—27%+ 丙烯酸盐62%—71%+ 水10% +交联剂0.5%—1%,吸水倍率和吸水速度等性状极佳。
1.2 技术方法
保水剂浓度有3个处理:0.05%、0.1%、0.2%,设对照试验(不使用保水剂)。3种处理及对照各种植苗木50株,3次重复。600 株苗木分12行摆放,每行50 株,各处理在摆放时完全随机分布。
模拟种植后一个月未降雨对苗木成活率的影响,特将本试验布置在温室内进行,把苗木栽植在规格为15cm×15cm×20cm 的塑料育苗袋中。基质配比为泥炭土+ 黄心土(体积比1:1),不施放任何肥料。采用先使保水剂吸足水分再与基质混合的方法。步骤是:先将保水剂按比例配好,待其充分吸水后(约10min左右与育苗袋中的部分基质混合,再将苗木放入袋中央、扶正,把剩余的保水剂混合基质后倒入袋内,上覆一层干基质并稍微压实。栽植完毕后全部植株浇一次定根水,之后不再浇水。第1天、第10 天、第20天、第30天测定基质含水率,1个月后测定苗木成活率及成活苗木的地径、苗高。
2结果与分析
2.1对苗木成活率的影响
使用不同剂量保水剂的苗木成活率数据及影响分析见表1、表2、表3。
由以上结果可知:1)使用保水剂的苗木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2)苗木成活率不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一直增加,0.2%的处理不及0.1%处理的结果理想;3)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对苗木成活率的影响显著;4)LSD 法对各处理成活率均数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0.1%与0.2%处理、0.2%与0.05%处理差异不显著,0.1%与0.05%处理存在显著差异,各含量处理与CK在成活率上均有极显著差异。综合各项分析,保水剂0.1%的含量能得到较理想的苗木成活效果。
表1 苗木成活率统计表 表2 方差分析
重复 处理成活率/% 0.05% 0.1% 0.2% ck 1
2
3 68.00
64.00
74.00 86.00
90.00
84.00 68.00
78.00
74.00 24.00
16.00
20.00 总和
均值 206.00
68.67 260.00
86.67 220.00
73.33 60.00
20.00 变差来源 df ss ms F F0.01 组间
组内
总计 3
8
11 7891.67
256.0
8147.67 2630.56
85.33 30.83** 7.59 *:显著 **:极显著
表3 处理间的LSD检验
处理 平均数 差数 0.1%
0.2%
0.05%
CK 86.67
73.33
68.67
20
13.34
18.00*
66.67**
4.66
53.33**
48.67** 注:LSD0.05=17.39;LSD0.01=25.32.2对基质含水率的影响
试验后第1天、第10天、第20天及第30天测定基质含水率,仪器为德国进口的水分测定仪,结果见表4。
从表4 可以看出:1)各处理的基质含水率随测定天数的增加均有显著下降,从第1天至第30天,3种含量处理的基质含水率分别下降了23.57%、20.53%、20.08%,对照变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