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原理对高职高专英语口语课堂教学设计影响.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理学原理对高职高专英语口语课堂教学设计影响
[摘 要]心理学,特别是学习心理学,是英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之一,它研究学生如何学得与习得外语知识、技能和发展智能的心理过程、心理机制及其发展规律。本文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两个方面阐述了心理学原理对高职高专英语口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影响,并论述了在英语口语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掌握学习语言的一般心理机制,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生理和心理特征,有侧重地组织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心理学 高职高专 英语口语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121-02
一、引言
“英语口语”是高职高专学生必修的英语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然而,在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中,普遍出现学生口语水平较低;少数学生基础较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多数学生基础较差、课堂上不愿开口说英语等问题。这与学生的心理、性格、教师的课堂提问技巧都有密切关系。再加上学生多年来长期接受的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忽略了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所以在中国的口语课堂上,即便是口语流利、纯正的外教对于学生口语水平较低及不积极配合教学活动也常常是毫无办法。由此可见,如何设计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位英语口语教师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心理学,是英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之一,它研究学生如何学得与习得外语知识、技能和发展智能的心理过程、心理机制及其发展规律。外语教学法的各个学派都有自己的心理学依据。当代英语教学法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中,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主要为联想心里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里学和心里语言学等几种。本文则侧重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心里语言学等两种理论,以高职高专英语口语课堂教学设计为研究点,通过两者结合有效的促进口语课堂教学活动,达到提高自身的课堂操作能力及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二、心理学理论对英语口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影响
1.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实验,反对内省,它提出刺激-反应(S-R)的公式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在外语教学中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是通过反复刺激和反应,反复操练形成习惯的过程。他们认为,学习语言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通过口语训练掌握外语。利用心理学上的这种剌激反应理论,强化操练,最终形成自动化的习惯,达到脱口而出,从而学会语言。这就是在直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听说法(Aural-Oral Method),它是用新的理论武装起来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和结构语言学的句型训练的体现,它在理论上比直接法更为完整。这种方法在40-50年代比较流行。60年代比较有名的、为大家所熟悉的《英语九百句》(English 900)就是按听说法的理论编写的。此外,还有《新概念英语》 (New Concept English),《看、听、学》 (Look, Listen and Learn),《学好英语》 (Success with English等。听说法对我国英语教学影响也是很大的,1978和198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受教育部的委托,分别制定了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编写了新的中学英语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学大纲和教材都吸取了听说法的一些教学原理,强调用听说法进行教学,即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加强言语技能的训练,把听说领先法作为我国中学英语的教学法。教材与教学均突出了句型训练。词汇要通过句型、话语去学,讲单词尽量不用本族语。语法学习要在句型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2.心理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是心理学和语言学的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是外语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们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70年代初产生的功能法(the Functional Approach)就是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的。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意念项目为纲,以培养交际能力为主的一种教学法体系。功能法也称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或者意念法(the Notional Approach)。它的创始人是英国的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A?Wilkins)。心理语言学认为,言语交际的心理包含两个重要方面: 一是运用语言表达什么思想(即内容),也就是意念。二是怎样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即形式),也就是表达方式。功能法的出发点,就是要在交际活动中表达意念(思想内容)。他们认为,外语教学的好坏取决于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多种因素,而学生是内在因素,内因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外语学习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外语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来确定教学目的,要注意因材施教。同时强调调动学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