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省科技工作要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年全省科技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省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六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四个一”战略重点,全面实施“十二五”科技规划,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行业技术水平为目标,以实施重大创新项目和科技工程为抓手,以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创新创业人才支撑、发展创新创业平台、推进科技招商与合作为重点,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创新体系,推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全省稳增长、调结构提供重要支撑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能力加快形成我省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冀中能源市场前景的
11、组织开展十大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工程。围绕钢铁、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制药等产业,统筹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组建钢铁产业、光伏产业、创新药物等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其成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要素聚集、交流合作的综合平台,解决产业共性关键问题。
12、组织实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工程。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河北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指导意见》和《河北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施办法》。结合我省产业发展实际,科学布局、统筹规划,鼓励我省企业与大院大所和高校的合作,围绕钢铁、电子信息、石化、新能源等产业,启动建设2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抗生素、维生素、钢铁等国家级联盟增能力、强服务、上水平,在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等优势产业领域,争创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3、抓好工业企业科技、专利对标和产业技术路线图示范应用工作。在巩固科技、专利对标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对标规模,提高对标水平,引导向创新型企业发展。利用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成果,加快组织示范推广,按照产业技术升级的目标和实现路径,加速突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产业技术升级。
五、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14、实施现代种业培育示范工程。以培育粮食、棉花、果品、蔬菜、畜禽五大产业高产、优质品种培育为目标,以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为手段,以创新种质资源为核心,快速提高育种效率和创新能力。重点开展种质资源创新、育种技术创新研究,培育高产、优质、抗逆、专用、广适的优良品种,为提高我省粮食生产能力提供良种支撑和储备能力。
15、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以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载体,集成部门、地方的优势科技资源,围绕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优质高产和专业化生产,以优良品种应用、关键技术研发、技术创新集成和成果示范推广为重点,研究建立提高粮食作物产量的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结合全省4000万亩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在冀中南经济区13个县打造1000万亩的粮食丰产科技示范区,为全省粮食增产和优质生产提供示范样板。
16、抓好精品农业科技示范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提质增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组织实施一批重点领域技术创新项目,加强重大共性技术的创新应用。培育一批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知名品牌,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重点支持20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三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打造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和集成示范的阵地。
17、推进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作。积极推进“信息、人才、技术、基地”四位一体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扩展农村科技信息服务范围,深化科技特派员服务机制,建立更广泛的农民科技培训网络体系,强化新农村建设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抓好市、县、乡、村四级试点建设,加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类型推广,完成示范工程目标任务。
18、深入实施“两山科技工程”。在绿色果品、生态养殖、功能杂粮、道地药材、生物质能源、山区设施农业等6大产业,加强现代农业技术综合配套开发与示范,抓好100个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开发30个山区知名品牌农产品。加强山区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创建10个创新先行区,发展一批山区低碳、循环、生态型科技园区,提高山区资源保护利用水平。
六、围绕科技服务民生,加强社会发展领域技术创新
19、加快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构建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支撑体系抓好中药种植基地建设,构建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示范推广体系。推进资源环境领域科技进步。做好英利集团、石药集团、新奥集团、华北制药集团、国电联合动力等5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建设工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切实发挥省重点学科优势,在生物、能源、材料、信息、资源环境及综合交叉领域,优选一批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力争在部分领域取得突破推进创新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主题词:科技 工作要点 通知
抄报:科技部办公厅,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