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设施茄子栽培.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茄 子 Eggplant
茄子,别名落苏,茄科茄属植物。起源于亚
洲东南部热带地区(印度、缅甸)。我国栽培茄
子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且类型和品种繁多,故
一般认为我国是茄子的第二起源地。
茄子营养丰富,经常食用有降低胆固醇、防
止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增强肝功能作用,是
保健蔬菜。世界各国以中国茄子总产量最高。
第二节 茄 子
一、品种类型
二、生物学特性
三、栽培季节和茬次安排
四、栽培技术
一、品种类型
1.依据果形
(一)圆 茄
(二)长 茄
(三)矮 茄
(一)圆茄
特性
1.植株高大,茎直立粗壮,叶片
大而肥厚,生长旺盛
2. 果实圆形,多为中晚熟品种,
肉质较紧密,单果重较大。
3.属北方生态型,适应于气候温
暖干燥,阳光充足的夏季大陆性
气候。
(二)长茄
特性:
1.植株高度、长势中等,叶
较小而狭长,分枝较多。
2. 果实细长,皮薄,肉质松
软,种子较少。单株果数多,
单果质量小。
3.属南方生态型,喜温暖湿
润多阴天的气候条件。
(三)矮茄
特性:
1.植株低矮,茎叶细小。长
势中等或较弱,
2.着果节位较低,多为早熟
品种,产量低。果实椭圆形
或灯泡形。
2.依据果色划分:紫茄、绿茄、白茄
3.依据第一雌花节位划分:
①早熟品种:5~6叶
②中熟品种:7~8叶
③晚熟品种:9叶以上
优良品种
天津快圆、紫光、圆杂1、2号等
二、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二)生长发育周期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形态特征
根系发达,由主侧根组成,木质化较早;不定根
发生能力较弱,根系再生能力比番茄弱,不宜多
根
次移植;对氧要求严格,土壤板结影响根发育。
幼苗期为草质,后木质化增强,粗壮且直立性强;
茎 分枝习性为假二杈分枝;颜色与果实、叶柄相同,
再生能力较强,主干截断后可很快发枝。
单叶互生、有长柄;叶缘波浪状,形状与品种株
叶 形有关,叶面粗糙有茸毛,叶柄和叶脉有刺。
(一)形态特征
两性花,一般单生,但也有2~3朵簇生的;花瓣5~6 片,
花色为紫色或白色,多为自花授粉;根据花柱的长短,
花
可分为长柱花、中柱花及短柱花。3~4 片叶时进行花
芽分化。
属浆果;果实形状、颜色 (白、白绿、绿、紫、
果实
黑紫)因品种而异;果皮、胎座的海绵组织为主
要食用部分。
种子发育晚,果实将近成熟时才迅速发育成熟;
种子 种子为扁平肾形,黄色,新种子有光泽。千粒重
4~5g ,种子寿命4~5 年,使用年限2~3 年。
假二杈分枝
主茎生长到一定节位后,顶芽变为花 茎
芽,花芽下的两个侧芽生成一对同样
大小的分枝,为第一次分枝。分枝着 x
分枝数N =2 (x为分枝级数)
生2~3 片叶后,顶端又形成花芽和一
对分枝,循环往复无限生长。
八面风
四门斗
对茄
门茄
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