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1第1章直流电路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工学Ⅰ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刘曼玲制作 第1章 学习要点 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 2. 电流与电压的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及使用。 4. 计算方法: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 戴维南定理、结点电位法。 * 电工学Ⅰ 一、课程的性质、作用和任务 《电工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它包含《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基本的有关电学方面的问题。 二、教材 《电工学》,中南大学出版社 李飞主编 成绩考核 1. 总评成绩=60%考试成绩+40%平时成绩。 2.平时成绩=65%实验成绩(操作分+报告分) +35%作业和考勤成绩。 3.实验缺席达到三分之二的学生,平时成绩记0分。 4. 对于经常缺课、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将取消考试资格。 目录 电工学Ⅰ 第1章 直流电路 第2 章 正弦交流电路 第3章 动态电路分析 第7章 半导体器件 第8章 基本放大电路 第11章 组合逻辑电路 第4-6章 电机及控制 第12章 时序逻辑电路 第10章 直流稳压电源 第9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1.3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1) 一、电流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2.电流的参考方向 (1) 用箭头表示,如右图; 如 iAB = 2 A,说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 1.电流(又叫电流强度)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电量,即: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2) 用双下标表示,如 iAB iAB = -2 A,说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 1.3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2) 二、电压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2.电压的参考方向 (1) 用箭头表示; 如 uAB = 2 V,说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 电压的实际方向: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1.电压 单位正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A点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为AB两点之间的电压,即: uAB = -2 V,说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 (2) 用双下标,如 uAB; (3)用正负符号。 1.3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3) 三、关联参考方向 在电路分析中,对一个元件既要假设通过它的电流参考方向,又要假设该元件两端电压的参考极性,两个都可任意假定,而且独立无关。 当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时,称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 相反,当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时,称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a)关联 (b)非关联 (6)电导并联 G = G1 +G2 G1 G2 ? G (7)电压源电流源并联 U=Us ? Us Is + - + - (8)电压源与电阻并联 U=Us ? Us Is + - + - (9)电流源与电压源串联 I = Is ? Is Us I - + I (10)电流源与电阻串联 I = Is ? Is I R 小结: 1.理想电压源和任何元件的并联可等效成一个理想电压源。 2.理想电流源和任何元件的串联可等效成一个理想电流源。 对实际电压源: 对实际电流源: 如令: 这样,两图的外特性一致,从而说明能进行等效变换。 变换时应注意电流源的方向和电压源的极性。 us u ? 或: u 等效变换的特点: 外特性不变;(2) 内部特性不同。 例P31-7:将所示电路化为最简形式的等效电压源或等效电流源。 6A 2A 6V 6W 6A 10V 5W 5W (a) (b) 42V电压源与6?电阻的串连 8A电流源与5 ?电阻的并联 元件1:P1=100W0, UI非关联,发出功率为电源。 元件2:P2=-10W0, UI关联,发出功率为电源。 元件3:P3=50W0, UI关联,吸收功率为负载。 元件4:P4=-20W0, UI关联,发出功率为电源。 根据 电源发出的功率=负载吸收的功率 例:已知图中P1=100W, P2= -10W,P3=50W,P4= -20W,求P5,元件5是发出功率还是吸收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