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地摊经济调研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扬州市地摊经济调研报告
扬州大学 王德维
摘要
地摊经济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大意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的一种经济形式,由于其合法性存在争论而被视为城市里的边缘经济形式。
许多城市对地摊经济进行封杀,不允许摆摊,主要是由于地摊经济的外部成本溢出效应。纵使地摊经济给城市发展及居民生活带来种种外部成本,但它的社会收益性亦不容忽视。例如便利市民的就近生活购物,降低交易费:迎合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是对城市消费层次的有利补充:促进低技能人员就业:丰富城市文化等。
经验告诉我们,整治地摊经济,光取缔不行,主要要靠引导与规范。只有通过合理的手段,规范地摊经济的发展才能够皆大欢喜。目前我们应该对小摊贩们采取“人性化”管理,这样地摊经济才能朝着有序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加快城市立法,承认地摊经济的合法性; 对摊点设置进行规范,限时限道,分区、分场所、分时间经营;加强卫生、安全管理,提升地摊经济素质等。
现代化城市对待地摊经济应持宽容之心,作为政府和职能部门则应更多地通过人性化科学管理,使地摊经济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抵消城市生活受影响的成本后尽量最大化,从而实现多赢。
关键词:地摊经济;地摊管理;规划;发展;文明城市
目录
引言····················································1
一、扬州市地摊经济调研简介······························2
二、扬州市地摊经济的现状透析····························3
三、地摊经济存在的必然性分析····························7
四、地摊经济不违法······································10
五、地摊经济的利与弊分析································11
六、扬州市政府管理理念上存在的问题及思考·················14
七、国内外对地摊经济的治理方法··························15
八、地摊管理的设想······································16
九、结语·················································21
引言:
2010年2月21日,扬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召开。会议号召各区、各部门和全体市民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做好今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确保2011年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然而以往,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大多数城市都采取了取缔“地摊”的做法,这不仅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还花费了巨额的成本,导致地摊商与城管的关系更加恶化,也使得社会更加不和谐。诚然,地摊的确影响了我们的市容市貌,影响我们创建文明城市与构建和谐社会。例如,在某些主次干道旁摆地摊,严重影响了城市的风貌,同时也阻碍了交通;在某些小区外摆摊,还造成了小区环境的污染、小区居民的不满等。但是他们也为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例如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便利,方便他们购买生活用品;也可以弥补大中商场的不足;还能解决就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减轻政府负担。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无论美国的纽约,还是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以及其他一些国际化大城市,都是不排斥“地摊”的。在古罗马古城有一个大型的露天跳骚市场,并且这个露天跳蚤市场已经形成了罗马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若能够正确处理好地摊经济与地摊管理的相关问题,达到地摊商与市民和政府的共赢,将为扬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帮助。
一、调研简介:
7月10日,调研活动开始。此时的主要工作是向市民采集关于地摊经济及地摊合法化的问卷以及对流动地摊商贩进行个案访谈。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团队先后在文昌阁附近广场、文汇路、江阳中路、水校西巷、荷花池附近等街道开展市民问卷调查和商贩个案访谈。调查人群遍及学生、公务员、企业职员、个体工商户、交通人群、外地游客、环卫工人和其他利益相关人群。到活动结束之日止,团队共采集了728份市民问卷(卷一376份,卷二352份),已达到了社会现象研究的问卷数量要求。
8月5日至8月7日是调研活动的最后阶段,我们来到扬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开发区分局与相关负责人深入访谈。庞文生主任热情接待了我们,为我们讲解了近几年扬州城市管理的发展情况,并详细地回答了我们的提问。至此,调研活动全部结束。
二、扬州市地摊经济的现状透析
1、扬州市地摊经营者的构成
第一类:以进城务工为主的摊贩人群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而同时地区之间的发展又极不平衡,因而,大量的各类人员涌入城市,并造成城市的扩张,是不可避免的”。清华大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