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ppt

发布:2018-01-17约1.44万字共1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全的定义:无危则安,无损则全。 本质安全的定义:设备、设施或生产技术工艺含有的、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的功能 本质安全一般包括两种安全功能: (1)失误—安全功能: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受到伤害或发生其他事故。 (2)故障—安全功能:设备、设施或生产技术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时,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这两种安全功能均是设备、设施和生产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设计阶段就被考虑加入其中的 1、按照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监督人员培训教学计划的安排,本期重点介绍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悬挑脚手架、整体提升脚手架的搭设、使用、拆除的监管检查重点(这里所说的重点,是指上述项目的本质安全)。 2、编讲依据: ①《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②《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建【2000】230号 ③《高处作业吊篮安全规则》JGJ5027-1992 ④《高处作业吊篮》JG/T5032-1993 ⑤《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二、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建筑施工脚手架是各种脚手架的总称,是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架设工具,它是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上料、堆料和施工作业用的临时结构架。 种类: 1、按用途分有:结构脚手架、装饰脚手架、防护脚手架等。 2、按构造形式分有:多立杆式、框式、桥式、吊篮脚手架、挂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等。 3、按使用的材料分有: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金属脚手架。 脚手架的基本组成及作用 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示意图 它的主要作用: 1、能满足施工人员在高处不同部位进行操作。 2、保证施工人员在高处操作时的安全。 3、能堆放一定数量的建筑材料。 脚手架的地基基础 1、脚手架的基础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平整、夯实、硬化、垫木、排水(沟槽)。 (1)搭设高度在24m以下时,可素土夯实找平; (2)搭设高度在24-50m时,应根据现场地耐力情况设计基础作法或采用回填土分层夯实达到要求时,可用枕木支垫,或在地基上加铺200mm厚道碴,其上铺设混凝土板,再仰铺12-16号槽钢; (3)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应进行计算并根据地耐力设计基础作法,或于地面下1m深处采用灰土地基(灰土比例3:7),或浇注500mm厚混凝土基础,其上采用枕木支垫。 2、现浇混凝土宜为C15以上素混凝土,现浇混凝土宽度应超出脚手架宽度两边各100mm以上,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时才可搭设脚手架。 3、地基上应铺设50mm厚木板,木板长度小于2m时,垂直于墙面放置;长度大于3m时平行于墙面放置。底座底面标高以高于自然地坪50mm为宜。 4、地基应里高外低,坡度不少于3%。应沿地基周圈设置排水沟槽。 5、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放线定位。 立杆构造要求 单根立柱构造要求: 立柱接头除在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搭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立柱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不应设在同跨,两相邻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接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单根立杆构造要求 双管立柱的构造要求: ①双管立柱的副立柱高度不应低于3步,钢管长度不应小于6m。 ②双管立柱与单管立柱的连接可采用图--3,立柱与副立柱采用旋转扣件连接,扣件数量不少于2个。 ③立柱顶端应高出建筑物檐口上皮高度1.5m。 双管立杆构造要求 扫 地 杆 扫地杆: 落地式外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1、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 m。靠边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