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盆地石油地质条件与勘探前景.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2006年 1月 河 南 石 油
HenanPetroleum 第 2O卷 第 1期
文章编号:1006—4095(2006)01—0001—04
三江盆地石油地质条件与勘探前景
胡志方 ,马义忠 ,乔桂林 ,于明德 ,李 磊z,张留欣z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2.中国石化河南油lit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要:三江盆地作为我国东部中生界唯一的海相和海陆交互相沉积盆地,受早白垩世末构造运动的强烈改
造,其原型盆地与现今残留盆地存在较大差异,有机质热演化已达成熟一高成熟演化阶段 ;发育上侏罗统、
下白垩统和第三系三套烃源岩,油气源较丰富;多期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形成的两组断裂以及不整合面,
为油气运移提供 良好的通道和运移动力;圈闭类型较多,定型早,与油气生排烃期形成 良好的匹配关系;存
在西部、东部两类不同成藏组合的勘探领域,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关键词:三江盆地{石油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勘探前景
中图分类号:TEll1.1 文献标识码:A
三江盆地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区 目前虽未取得油气勘探突破,但已在盆地内及其
域上地跨中俄两国,我国境内因地处黑龙江、松花 周边发现多处油气显示,表明三江盆地曾经发生
江与乌苏里江 “三江”汇合处而得名,盆地呈北东 过油气的生成、运移,具备油气成藏的物质基础。
方向延伸,面积约33730km (图1)。
1 石油地质条件
1.1 盆地基底由性质不同的三部份组成。直接影
响了盖层的发育和沉积岩石的组成
三江盆地地处中国东部那丹哈达岭造山带的
西侧,盆地深部结构位于亚洲东部巨型上地幔隆
起带的前端,盆地地壳厚度与松辽盆地相似,均相
对较薄,古地温梯度较高;莫霍面的隆起分别与坳
陷中、新代沉积区和褶皱区相对应,盆地基底岩性
可划分三个大区,具有明显的 “西老东新”的特点。
西部为下元古界深度变质岩和元古代及华力
图1 三江盆地地理位置
西期侵入岩基底;中部主要由晚古生代中度变质
三江盆地油气勘探 自1959年 iii地质队开 岩和华力西期花岗岩基底;东部基底属那丹哈达
展地质调查以来,先后完成 1:i0万高精度重力、 岭燕山褶皱带的一部分,主要为晚古生代一中生
1:20万磁力测量、1:20万磁力测量大地电磁测 代浅变质岩系及印支一燕山期花岗岩。基底岩性
深(MT)、1:20万高精度航磁测量等重磁力勘探 差异反映出三江盆地不同构造单元的性质、沉积
工作。累计完成二维地震测线4881km,绥滨坳 岩特征及沉积演化、构造特征等都有显著的不同,
陷测网基本可达 1km×2km,前进坳陷仅完成了 也直接控制了盖层的发育和沉积岩石的组成。西
4条呈 “丰”型的二维地震概查。已钻基准井 3 部绥滨坳陷盖层主要为一套较厚的侏罗一白垩系
口、参数井 l口、预探井 l口、地质浅井2口,总进 沉积和较薄的新生界地层;中部富锦隆起主要为
尺 13045.02m;此外,煤 田、地质还钻了大量钻
孔。总之,前进坳陷勘探程度较低,而绥滨坳陷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