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汽车安全防护装置保障交通安全.doc

发布:2016-12-26约9.4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汽车安全防护装置保障交通安全 在发生汽车碰撞事故时, 此时,仪表板、转向盘、风窗支柱、风窗玻璃、风窗框上横梁等往往会与人体的胸、腹或头部相撞,成为主要致伤构伤。但是只要将汽车的结构设计为在发生碰撞时不是致伤人体而是能保护人体的,这样那钢筋铁皮反而在事故中能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所以就这一问题产生了汽车安全防护装置,而且汽车安全防护装置已成为现代汽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汽车安全防护装置在交通安全中发挥的作用: 一、安全防护装置的基本功能和结构原理 发生汽车碰撞事故时,运动急剧停止、缺乏缓冲距离以及人体与尖硬物接触都会导致严重伤亡。因此,汽车安全防护装置的基本功能和结构原理可归纳为: 1、对乘员施加约束使之避免在汽车碰撞时与车内物体撞击或被甩出车外; 2、产生软缓冲作用,亦即构件以适当的变形距离吸收撞击能量,或者说速度逐渐下降而避免出现较大的减速度和碰撞力; 3、加大人体与汽车构件的接触面积,避免产生点接触从而使碰撞造成的单位面积挤压力减少或使碰撞力转移到人体非要害部位。 二、汽车防护安全装置的类型及其运用的品牌、适用的车型 汽车防护安全装置分为车内防护和车外防护,车内防护有: 安全带 图1 安全带是最有效的防护装置,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碰撞事故的受伤率和死亡率。这一点已被国外大量使用实践证明。 最常用的三点式安全带的各个组成部分。带子由结实的合成纤维织成,包括斜跨前胸的肩带,绕过人体胯部的腰带。在座椅的外侧和内侧地板上各有一个固定点,第三个固定点位于座椅外侧车身支柱的上方。 绕过上方固定点的环状导向板,带子伸入车身支柱内腔并卷在支柱下端的收卷器内。乘员胯部内侧附近有一个插扣,插扣由插板(松套在带子上)和锁扣(与内侧地板固定点相连)两部分组成,该两部分插合后即可将科员约束在座椅上。 按下插扣的红色按钮就能解除约束。收卷器有好几种结构型式,功能较完备的是紧急锁止式收卷器(ELR)。该种结构在正常情况下,安全带对人体上部并不起约束作用。当乘员向前弯腰时,带子可从收卷器经由上方固定点的导向板被拉出;而当乘员回复正常坐姿时,收卷器又会自动将带子收起,使带子随时保持与人体贴合。但在紧急情况下——亦即汽车减速度超过预定数值时或车身严重倾斜时,收卷器会将带子卡住从而对乘员产生有效的约束。 全世界所有小轿车均要配有安全带,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在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按照规定使用安全带。 公安部1992年11月15日发布《关于驾驶和乘坐小型客车必须使用安全带的通知》,规定上路行驶的小型客车驾驶人和前排乘车人必须使用安全带,并于1993年7月1日起生效。并且规定自2012年3月1日起新定型的客车、货车,自2012年9月1日起在产的客车、货车所有坐椅均应装置汽车安全带。 气囊 图2 气囊在汽车正面碰撞时能防止乘员与其前方的物体撞击。气囊平时折叠在转向盘毂内或仪表板内,必要时可在极短时间(碰撞开始后0.03~0.05s)内充满气体而呈球形,以填补乘员与室内物体之间的空间。气囊通常采用氮气。 气源可以是高压(约15MPa)钢瓶或是设置在气囊下方的气体发生器。装设在汽车内的碰撞传感器发出的讯号可点燃电气雷管炸开高压钢瓶的封口或者点然气体发生器内的气体发生剂,使气囊迅速充气。 研究表明,有气囊装置的轿车发生正面撞车,驾驶者的死亡率,大轿车降低了30%,中型轿车降低11%,小型轿车降低14%。 公共汽车和卡车一般无安全气囊;一些价格非常低的经济型轿车多数不装安全气囊或者选装安全气囊,即使是标配,也以标配1个安全气囊的车型占了大多数。 主动式保护头枕[1] 头枕是在汽车后部受撞击时限制人的头部向后运动的装置,这样可避 免颈椎受伤,而严重的颈椎受伤可能使其内部神经(脊髓)受伤,导致颈部以下全身瘫痪(高位截瘫)。 运用主动式保护头枕的品牌及车型有沃尔沃全系、斯柯达明锐、现代新胜达、马自达睿翼、宝马5系、奥迪A4L、奥迪A8L、奔驰C级、奔驰E级、奔驰S级、大众高尔夫、日产天籁、日产轩逸、日产奇骏、斯巴鲁傲虎、斯巴鲁森林人、本田思铂睿、本田奥德赛、讴歌、雷克萨斯的LX570、LS460L、LS600hL、GS450h、460/300、别克新君威、新君越等较豪华车型 安全玻璃 图4 ??轿车用安全玻璃主要有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区域钢化玻璃、电热玻璃、双层中空玻璃、屏显风窗玻璃及防弹玻璃等,一般应用在车辆的不同部位。   前风挡玻璃常选用A类夹层玻璃,具有高抗穿透性。夹层玻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