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3年江宁九年级语文二模试卷_3789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调研卷(二)
2013.0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4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卷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答案写在答卷纸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4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见贤思齐焉, ▲ 。(《论语十则》) ▲ ,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 ) (2分)
A.歼灭纤细芊芊B.玷污 沾染 贴切 拈轻怕重
C.嘹亮 缭绕 官僚 穷困潦倒 D.无暇 蒹葭 瑕疵 冥思遐想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诱惑 油腻腻 敷衍 无动于衷
B.庸碌 金銮店 辐射 恃才放旷
C.震憾 文绉绉 提炼 断壁残垣
D.寒暄 假惺惺 迁徙 慢不经心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光盘行动》是一个传统文化与时代风气相衔接的话题,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
B.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一次次梦碎,又一次次筑梦,一次次失望,又一次次仰望。
C.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引发热议,你是去看电影呢,还是看原著小说?
D.重建灾后雅安让我想到了“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 (4分)汉语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我们搜集了很多汉语成语并进行了探究,发现它们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文人作品、外来文化。如成语“逼上梁山”就出自于施耐庵的《水浒传》,我们也搜集到了一幅图画(见右图)。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图画内容,必须带上人物绰
号。(3分)
▲
(2)图画中人物的性格是 ▲ 。(1分)
【成语运用】
6.下面是第二小组运用成语写的四个句子,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今年春,义愤填膺的H7N9禽流感病毒在人群中悄悄蔓延并危机生命着实让人害怕。
B.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画面与声音相得益彰,真是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C. 改革正当时,国家相形见绌地撤销了铁道部,不仅是体制的优化,更是思想的蜕变。
D.“高富帅”、“真奇葩”等不规范的网络词语出现在中学生作文中,真令人叹为观止。
【成语文化】
7.下面是第三小组有趣的发现,请从备选成语中选择两个成语将对联补充完整。(2分)
成语是语言宝库中的精华,也是文化积淀。成语涉及文学艺术、礼仪习俗……在成语中,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品质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我们拟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齐心协力不屈不挠彰显民族精神
下联: ▲ 折射国人品质
备选成语:可歌可泣 光明磊落 临危不惧 同甘共苦 浩然正气
二(4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3题。(15分)
【古诗阅读】
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4分)
乡村四月
(宋) 翁卷蚕桑与相呼应;插田与相映照,涨满河汪洋水田泛出一片白色的特有子规声里雨如烟
大驾①玉辂②,唐高宗时造,至今进御。自唐至今,凡三至泰山登封,其他巡幸,莫记其数,至今完壮。乘之安若山岳,措杯水其上而不摇。庆历中,尝别造玉辂,极天下良工为之,乘之动摇不安,竟废不用。元丰中,复造一辂,尤极工巧,未经进御,方陈于大庭,车屋适坏遂压而碎只用唐辂。其稳利坚久,历世不能窥其法。世传有神物护之,若行诸辂之后,则隐然有声。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①大驾:古代皇帝车辆的专称。②玉辂(lù):用玉石装饰的大车。秦汉以后亦成为皇帝专车的称呼。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凡三至泰山登封方陈于大庭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于”与“方于大庭
A.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C.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童趣》)
D.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乘之安若山岳,措杯水其上而不摇。
翻译: ▲
12. 用斜线(/)为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车 屋 适 坏 遂 压 而 碎 只 用 唐 辂
13.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