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版化学《高中全程学习方略》人教版必修二:6.2.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1·min-1 B.用B、C、D分别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 C.在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1·min-1 D.在这2 min内用B表示的速率的值逐渐减小,用C表示 的速率的值逐渐增大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3点: (1)同一个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2)化学反应速率是某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值,属于平均速率。 (3)不用固体和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 【解析】选B。A为固体,一般不用固体表示反应速率,所以A项错误;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成正比,B项正确;反应速率为平均值,并非2 min末的速率,所以C项错误;同一时间段内,用反应物、生成物表示的速率的意义是相同的,变化趋势也是一样的,D项错误。 【母题追问】(1)上题2 min内用C表示的速率为________。? 提示:0.2 mol·L-1·min-1。v(B)=0.6 mol·L-1 ÷ 2 min =0.3 mol·L-1·min-1,则v(C)=v(B)÷3×2 =0.2 mol·L-1·min-1。 (2)上题2 min内减少的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提示:0.8 mol。2 min内减少的n(B)=0.6 mol·L-1 ×1 L=0.6 mol,则n(A)=n(B)÷3×4=0.8 mol。 【迁移·应用】 1.(2019·滁州高一检测)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 ) 世纪金榜导学号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 6A+2C B.反应进行到1 s时,v(A)=v(D) C.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5 mol·L-1·s-1 D.反应进行到6 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解析】选C。Δn(A)∶Δn(B)∶Δn(C)∶Δn(D) =(1.2-0) mol∶(1.0-0.4) mol∶(1.0-0.2) mol ∶(0.4-0) mol=6∶3∶4∶2,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3B+4C 6A+2D,A错误;不论在什么时刻,用各物质 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B、D错误。 2.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 是( ) A.v(A)=0.5 mol·L-1·s-1 B.v(B)=0.3 mol·L-1·s-1 C.v(C)=0.8 mol·L-1·s-1 D.v(D)=1 mol·L-1·s-1 【解析】选B。用反应速率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首先 把各物质的反应速率除以其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 数:A选项 =0.25 mol·L-1·s-1,B选项 =0.3 mol·L-1·s-1,C选项 mol·L-1·s-1, D选项 =0.25 mol·L-1·s-1;然后比较大小,B选项 最大。 【补偿训练】 (2019·聊城高一检测)反应A(g)+3B(g)====2C(g) +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 0.45 mol·L-1·min-1 ②v(B)=0.6 mol·L-1·s-1 ③v(C)=0.4 mol·L-1·s-1 ④v(D)=0.45 mol·L-1·s-1,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 ) A.④③=②① B.④③=②①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解析】选A。若将各反应速率均转化为以B表示的 反应速率,且以mol·L-1·s-1为单位,①、②、③、 ④表示的速率分别是0.022 5 mol·L-1·s-1、 0.6 mol·L-1·s-1、0.6 mol·L-1·s-1、 0.675 mol·L-1·s-1,故A正确。 知识点二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重点释疑】 1.内因: 2.外因: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改变某一条件: 增大气态反应物的压强,速率加快; 减小气态反应物的压强,速率减慢 压强 升高温度,速率加快; 降低温度,速率减慢 温度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速率加快; 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速率减慢 浓度 影响结果 影响因素 形成原电池、使用合适的溶剂等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其他 增大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固体反应物 的表面积 使用催化剂能极大地加快反应速率 催化剂 影响结果 影响因素 【易错提醒】(1)由于增大反应物浓度造成的反应速率减慢,此时要考虑常温下铁和铝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的钝化。例如,铁和稀硫酸生成氢气的反应,若将稀硫酸换成浓硫酸,发生钝化,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