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厂废水处理-水控课程设计[精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 绩
南京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 某乳品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课 程 名 称:
院(系、部):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起 止 日 期: 20-5-21 ~ 20-6-3
指 导 教 师: ~;
进水水质:COD=2200;BOD=750;SS=240
动植物油:250~
出水要求:处理后废水排放达到GB8978-1996综合污水排放一级标准。
即:COD≤100;BOD≤30;SS≤70
动植物油≤20
2.3 设计要求
(1)查阅相关资料,由给定的进、出水的水质参数,确定废水处理的工艺路线。该工艺处理方案须能保证出水水质达到要求,同时又经济可行。
(2)根据设计手册,计算出工艺流程中一套主要处理设施的尺寸以及相关数据。
(3)根据设计计算数据,绘制出设备详图,同时绘制出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图。
(4)图纸要求:用A3纸打印
三、工艺流程简图
图3-1 工艺流程简图
四、工艺介绍
4.1 格栅
格栅,是一种物理处理方法,用于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防止堵塞管道和泵体。采用细格栅和粗格栅组合使用,细格栅间距20mm,粗格栅间距50mm,由于该厂水量很小,采用人工清渣的方式。
4.2 隔油池
废水的含油量太高,如果不在前面处理会对后面设备的造成影响,比如粘附在泵上,堵塞管道,给后续处理造成困难,所以把隔油池放在调节沉淀池前。
采用平流式隔油池,表面设置盖板,冬季保温,保证它的流动性,同时翻过与防雨。由于隔油池易堵塞损坏,所以设两座,一用一备。经过隔油池,能去除80%的油,即动植物油含量从500减少到100。产生的废油运至肥皂厂,生产肥皂。
经隔油池处理后流入调节池。
4.3 调节沉淀池
调节池的主要作用有三点:一是调节水量,缓冲生产线排水峰量,为后续污水处理系统提供稳定的运行条件;二是考虑到生产线排水所含的污染物浓度因时序不同存在差异,均衡进入后续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水质;三是在调节池中进行沉淀去除50%的SS同时去除30%的COD和BOD,为后续处理减轻压力。
经过调节沉淀池的沉淀,SS的浓度降为120;COD和BOD分别变为1540和525。由泵注入气浮池,进行气浮处理。产生的沉淀物与格栅产生的废渣一并由管道送至离心脱水机,进行干燥处理,外运。
4.4 混凝气浮池
气浮法是指采用某种凡是,向水中通入大量微小气泡,在一定条件下,使呈表面活性的待分离物质吸附或黏附于上升的气泡表面而浮升到液面,从而使某组分得以分离的方法。气浮法一般可以分为三类:点解气浮法、分散空气气浮法和溶气气浮法。
本工艺采用溶气气浮法,因为电解气浮法电耗高,操作运行复杂及电极易结垢而分散空气法常用于矿物浮选且存在空气扩散装置的微孔易于堵塞、气泡较大、气浮效果不高的缺点。在溶气气浮法中选用部分回流加压溶气工艺流程。该流程在与其他流程相比,在相同的能耗下溶气压力可大大提高,形成的气泡更小更均匀更能得到充分利用。且应为本设计中用到混凝剂,而该流程可以充分利用混凝剂,减少投药量,并避免絮凝体破坏。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流程示意图如下:
图4-1 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流程示意图
在气浮池中进行加药混凝气浮处理,所加药剂为PAC(高效聚合氯化铝),之所以选用PAC而不选用PAM是因为在起到相同的处理效果情况下PAM的投加成本过高。气浮池包括加药系统,压力容器系统,空气释放系统,气浮分离设备,刮渣设备组成,选用部分是、回流加压溶气流程。
经混凝气浮处理,SS基本去除完全;动植物油的去除率达80%,即出水含油量变为20,符合出水标准;同时,对COD和BOD的去除率达60%,COD浓度变为616,BOD变为218。
出水进入生物处理流程。
4.5 普通曝气池
出水水质可生化性,可生化性较好,采用生物处理法。
曝气池的作用是去除废水中剩余COD和BOD。采用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污水和回流污泥在曝气池的前端进入,在池内呈推流形式流动至池的末端,由鼓风机通过扩散设备曝气并搅拌。在曝气内进行吸附、絮凝和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分解,最后进入二沉池进行最后的污水和活性污泥的分离,部分污泥回流至曝气池,部分污泥作为剩余污泥排放。
经过生物处理后,大部分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去除效率为90%左右,则进过普通曝气池处理后,COD和BOD的浓度分别变为92.4和26.2,符合排放标准。
4.6 二沉池
经过曝气池处理的污水和污泥流至二沉池,进行污泥分离。二沉池要同时满足澄清(固液分离)和污泥浓缩(提高回流污泥的含固率)两方面的要求。二沉池出水
显示全部